韩相推着一辆旧自行车来接林颂,车后座铺了垫子。
村口。王秀英早早等着了,脸上带着期盼和小心翼翼。旁边是韩里,好奇又带着点害羞地打量着林颂。
“妈,小里。”韩相先开口。
“哎,大娃,回来啦。”王秀英立刻应着,声音带着颤,目光却热切地越过他,落在林颂身上。
“这就是林同志吧?”她往前迎了两步,想伸手又不敢的样子。
“婶子好。”林颂主动打了个招呼,脸上带着晚辈见长辈的礼貌微笑。
“哎,好好好。”王秀英一连声地应着,脸上的笑容瞬间绽开,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韩相适时地接过话,声音低沉温和:“妈,先回家。”
“对对对,先回家。”王秀英虚虚地引着路,嘴里不住地念叨,“路上辛苦了吧。”
“嫂子好。”韩里兴奋的喊道。
“你好,韩里。”林颂对他点点头。
韩相家在村中间,两间土坯房,院子收拾得很干净,角落里整齐地放着柴禾和农具。
王秀英推开堂屋的门:“快进来,快进来。他爸,大娃和林同志回来了。”
里屋的帘子掀开,韩大山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走了出来。他身材高大,只是早年受伤的右腿拖累了身形,显得有些佝偻。
“叔。”林颂主动开口。
韩大山看着林颂,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好,好,林同志,坐,快坐。”
屋子不大,陈设简陋却处处透着温馨。
“婶子,叔,一点心意。”林颂坐好,把带的东西放下。
“哎呀,这……怎么使得。”王秀英连忙摆手,脸涨得更红了,“来就来,带什么东西,太破费了。快收回去,收回去。”
韩大山也连忙说:“林同志,太客气了。家里……没什么好招待的。”
林颂语气平和:“就些吃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王秀英听到是吃食,稍松了口气:“谢谢你,林同志。”
但韩相知道,林颂是故意这么说的,怕他妈心里有负担。
其实袋子里装的,都是精贵的东西,午餐肉和巧克力。
这哪是一般人买到的,有钱有票都够呛。
林颂笑着说:“婶子,您叫我小林就好。”
“哎哎哎。”王秀英连忙答应。
旁边韩相给林颂倒了杯温热的白开水。倒不是茶水不好,是林颂正好例假,例假喝茶水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