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改开,聊聊国内的政策,再说说自己的想法,看哥哥能否给什么建议。
程见闻今天上午十一点钟就已经抵达京市了,一下飞机,就被接去受到了外事部门和商务部门分管领导的接见。
程氏在国内的投资虽然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但到底能投资多少,准备建几个厂,又要建什么厂,在整个考察的过程中,人家是一点口风也没漏。
这可给负责接待的同志急坏了,几乎每天都要在程见闻和其身边的工作人员那里打听。
程氏在国内投资的多与少,关乎于他们的工作业绩,更关乎于其他正在观望的海外企业下一步的动作。
目前有没有在国内投资的海外企业?
已经有了,南方不说,京市就有,是一个港商投资的项目,投资额度并不大,只有一两百万港币。
在南方已经开始投资的港商更多一些,但是……
这些已经投资的,都是过去几年经常往返大陆与港岛之间的那波人。
也就是说,他们在大陆投资,实际上是大家早就能想象到的。
程氏则不同。
这是一家丑国的华人企业,说是华人企业,实际上程氏有三分之一的股份都在外国那些大财团手中,当然,程氏也持有不少欧美大公司的股份,基本上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样一家跨国大企业过来投资,吸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大家都在看,看程氏这个华人企业准备投资多少,看华夏对外资在国内投资的政策到底是什么态度。
程氏如果投资的少,那好啦,很多企业立马就会偃旗息鼓,因为大家会认为,程氏之所以投资,无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而已,实际上并不是看好这片土地。
而如果投资的多,那就不一样了。
有一句话叫做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还真就是这样。
程氏如果一上来就大动干戈,出手就是几千万美元,那效果绝对不一样,虽然不可能立即就吸引的其他欧美企业也跟风过来投资,但一定会吸引来更多的关注。
而等上个两三年,程氏投资的项目建成投产后很快就能赚钱,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海外企业来华投资都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都是持观望状态。
对于在华夏投资,那些外国企业目前都是特别谨慎的状态,或者说,这里目前根本就不是那些企业考虑的投资地方。
国情、政策、居民消费能力,这些都是在投资前要考虑清楚的。
投资从来都不是盲目的,也不能盲目。
程见闻现在就是如此。
尽管之前他爹,也就是程氏目前的当家人已经确定了要在这里投资,他本人也是这样想的,可同意投资,并不表示要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