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卫队旅大多都是从旧军阀里走出来的,以往经历的战争都是弹药消耗大但死不了几个人,承受伤亡的能力极差。
往往减员还没多少部队就开始溃散。
这是他们经过仔细调研和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且在局部战场上经过验证后也确实如此。
现在战争还没到最惨烈的时候,全国的抗日爱国情怀虽有,但还没达到井喷式爆发的程度。
白远在收编他们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训练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可思议了。
在坂垣最初的预想里,本来这些卫队旅应该一触即溃才对。
就像他第一次入晋省,秋风扫落叶般赶走阎先生和他手下的晋绥军。
却没想遭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
如果不是有重炮旅团的野战榴弹炮可以调动,他不知道还要花费多少时日才能攻克太原。
“呵呵呵——”听到面前这位有着‘帝国之光’称谓的壮年军官如此评价他,内山英太郎笑得脸上的褶子都要拧成麻花了:
“您在后续在军事行动上还有什么指示?我、内山英太郎,以及整个野战重炮第二旅团都愿意为您随时效劳。”
板垣徵四郎保持着跟内山英太郎同样的笑容,笑起来之后连眼镜都跟着菊花一般的怪脸抽搐。
有一个重炮旅团的支持,很多本来僵住的战事都会变得相当精彩。
但很可惜,接下来的战场用不大。
忻州的战事他只能通过步兵来完成,能多带些步兵炮都算好的了。
重炮这玩意运输成本太高,部署起来也太笨重,不符合他快速进军的想法。
嗡嗡——
天空之中传来仿佛秋蝉振翅的声音,令人聒噪。
如果说华北战事最不顺利的战场,当属天空之上,白远的飞机性能优渥,东北又没有足够牵制的航空兵。
这就让他们在空中一直处于劣势。
板垣徵四郎叫来参谋长:“去协调一下飞行兵团的航空兵,请第六飞行联队对敌机进行拦截。”
终究不是方面军司令,他无法直接说出‘命令’这样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