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向普鲁士索要了一批飞机。
对方的效率很高,第一批二百架各式飞机已经就位。
为了飞机,白远曾答应普鲁士援助对方三千名志愿航空兵,并且提前交给对方。
这一点自然不能食言,不然以后的合作还怎么展开?
所以他开始利用系统筹备飞行员。
在现实里,人力可没有回归人力池的说法。
于是白远就利用这二百架飞机加上库存的一百架,召唤又退役,而后再召唤。
往复十次,终于凑够了支援给普鲁士的三千名飞行员。
只不过这批飞行员都是新手,“四叶草”等级,需要演习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许诺给普鲁士的“熟手”要求。
白远也有早就组建好的航空队预备役,300人,大约两个航空团(联队)的规模,是拿训练机训练出来的,等有了飞机后立刻就能上天。
但这些人是他的即时战斗力,自然不可能拨给普鲁士。
将三百架飞机,两百架拨给精锐飞行员组成的航空队,一百架给三千名新手飞行员练手。
数量太大,训练用的教练机不够用,他也只能这么干。
就是不知道10:1的使用比例,等到最后得开报废多少架飞机。
翻了翻日程表,见没什么要紧事情后,白远起身活动活动,随后叫人备车。
是时候大干一场了。
…
…
1937年9月19日,即民国二十六年,农历八月十五。
是大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都说不怕中秋晴,就怕中秋雨。
今年的晋省,竟然少见的中秋落雨了。
太忻路上,徐秋云正披着雨衣,军绿色的兜帽下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嘀嘀——
潇潇夜雨下,明亮的车灯划破黑暗,照射在徐秋云一群人身上。
“什么人?”
来的是付七陆的车队,下车的是他的亲兵,正端着冲锋枪警惕地看着对面披着雨衣的队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