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自先帝元年至今——明争暗斗二十多年,甚至都不愿同赴一宴、共食一席,见面就要撸起袖子、怒目而视的死对头,唵?”
“到了朕要削藩的关头,这二人,竟反是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更兄弟阋墙,同仇敌忾的对付起朕来了?!!”
···
“呵……”
“好好好……”
“好的很呐!”
“卿,很好……”
面上挂着笑意,紧咬着后槽牙,一字一句从牙缝中挤出这些话,天子启那已然生出杀意的目光,将面前的恩师晁错彻底锁定。
而在天子启身前不远处,随着天子启口中每道出一个字,晁错的头,便每低下去一分;
到最后,已是下巴戳着前胸,就差没把整张脸都贴在胸前。
至此,便是深知自己不好掺和,甚至不该开口的刘荣,也终于看不下去了。
“不曾得立为储,本不该在这样的朝政大事上轻易开口。”
“但晁内史此番作为,实在是让我感到不解。”
“便斗胆,请晁内史为我解惑。”
如是道出一语,刘荣也不忘侧过头,和皇帝老爹眼神交流一番。
——父皇别气,儿臣先问问;
问问晁错这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玩意儿……
接收到刘荣以眼神发来的信息,天子启只竭力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才将怒意暂时压下稍许。
却也是冷哼一声,就势拂袖侧过身去,已然是连看都不想看晁错一眼,却也算是默认了刘荣的请求。
得到皇帝老爹的许可,刘荣也是深吸一口气,才暗下斟酌着用词,满是疑惑地抬头望向晁错。
“《削藩策》,是晁内史所献——而且是早在先帝之时,便再三进献的国朝大政。”
“对于《削藩策》,先帝最开始的态度是留中不发,不予置评。”
“后来,见晁内史再三进献,先帝也曾隐晦的评价道:时机未到。”
“——若不是父皇,以监国太子之身鼎力支持,晁内史这纸《削藩策》,恐怕早在先帝之时,便会被严词驳斥。”
“现如今,晁内史如偿所愿,父皇推行《削藩策》在即,晁内史,又为何临阵退缩了呢?”
···
“莫非晁内史不知:父皇推行《削藩策》,就是为了名正言顺的收拾吴王刘濞——那至今已有近二十年,都不曾朝觐长安天子的乱臣贼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