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此之前还是之后,太祖刘邦,都并未再征辟任何人。
一直到了先帝年间,汉家第二、第三次征辟,便分别结出了晁错、贾谊这两颗果实。
之后的第四次征辟,也同样是一个能人。
——闻名天下的日者:司马季主!
只可惜,这位精通《周易》的卜算大师兼天文学家,更大的乐趣是游离天下,从不同角度观察天象,同时又十分厌恶朝堂之上的蝇营狗苟。
先是在十多年前,婉拒了先帝的征辟,到了去年,又婉拒了当今天子启的征辟。
对此,无论是‘仁义无双’的先帝,还是‘宽宏大量’的当今天子启,都只能唾面自干。
非但没有因此而动怒,反而还再派人送去礼物,表达敬意的同时,再三强调‘没关系,下次有机会再合作’。
这,就是汉家‘征辟名士’,以举贤良方正的含金量;
——自有汉以来,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总共征辟仅五次,受征辟人次仅为七!
最终更只有两人接受征辟,顺利入朝。
其中一个,是后世人耳熟能详,更留下《过秦论》在内的无数名策、名著的贾谊——贾长沙;
另一个,便是当朝内史晁错。
毫不夸张的说:征辟二字在这个时代,几乎就等同于在一个人头上,贴上‘国士’二字,来作为官方认证标签。
只是先前,刘荣并不了解晁错的脾性,一叶障目,倒给了表叔窦婴说教自己,顺带夹杂私活,潜移默化的推销自家学说:儒学的机会。
“历史上的小十,大抵也是这么被带歪的?”
“旁的不说,儒家这一手洗人脑子的手艺,那是当真没的说。”
“——堪称一绝。”
“要不是早就带着防备,连我都险些着了道……”
如是想着,刘荣只笑着微一摇头,原本眯起的眼角,也终是缓缓合闭。
没人知道此刻,皇长子在想什么。
也没人知道天子启,对晁错做了什么。
人们只知道:在春正月朔望朝,一反常态的在《削藩策》一事上含糊其辞后,仅仅只过了十五天,晁错便满血回归。
——春二月首的朔望朝,晁错火力全开,枪口直指吴王刘濞!
什么不朝长安、居心叵测;
什么私藏甲胄、蓄养死士;
更或是重金行贿朝臣贵戚、遍插耳目于帝都长安……
凡是能置人于死地,而且是动辄死一户口本的罪名,便都被晁错一股脑的扣在了吴王刘濞头上!
晁错疯狂撕咬,天子启自也没放过如此良机——开口便是削夺吴国的豫章、会稽二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