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煌未央 > 第599章 不能吧(第1页)

第599章 不能吧(第1页)

……

思维跳跃间,顺手推动了一下知识普及的进程,刘荣很快便将注意力,又回到了眼下的重中之重。

——朝鲜半岛。

关于朝鲜半岛的处置方案,以及每一步的计划细节,刘荣都已经捋顺。

但有一点,却是刘荣先前不小心漏忘,经将军们提醒,才终于想起来的。

这个时代的朝鲜半岛,不是只有朝鲜本地的土著政权,以及从中原过去的卫满朝鲜。

在朝鲜半岛西北方向、汉室燕国的东北方向,还有两个目前还羸弱不堪,却有着辉煌的过往历史、未来也极有可能叱咤草原的势力。

——鲜卑人,以及乌恒人。

想必后世历史爱好者,对这两个民族都不会感到陌生。

而这两个民族的‘辉煌过往’,还得从匈奴人之前的上一个草原霸主:东胡人说起。

大约一千多年前,也就是殷商时期,东胡作为一个游牧政权——或者说是部落联盟名称,首先出现在华夏历史的记载当中。

根据后世学者的研究,东胡这一部落联盟,大约从殷商时期,到秦汉之交,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

其中,至少有二百年的时间,是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的统治者——或者说是草原霸主之一存在。

春秋战国之时,东胡与燕国南北接壤,又位于赵国的东北方向。

后为燕将秦开所破,无奈迁居西辽河上游的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

彼时,战国列雄多筑长城以备胡。

燕国所建长城,防的便是北方的邻居:东胡人。

后世史学家认为,东胡这一名词,源自‘其居胡人(匈奴)以东’的思维逻辑。

胡人(匈奴人)东边的,自然就是东胡人了。

但也有人认为,东胡二字,是古阿尔泰语系,即蒙古-通古斯语的音译。

东胡二字,实为‘通古(斯)’一词的异写,或是音译异化。

——在古阿尔泰语系中,通古二字的‘通’译为柳树,‘古’则译为河流。

通古二字之意,大致为柳条河,或是河岸长满柳树的河。

再加上后面更一个‘斯’字,组成‘通古斯’一词。

结合这一词用于指该部族,便基本可以认为:通古斯,意为‘住在柳条河边的族群’。

且后世研究确认,东胡这一族群,至少包含两个语族的成员。

其一为蒙古语族,其二,则为通古斯语族。

这两个成员又在东胡败亡、分裂之后,逐步演化成更多的民族,并延续到后世。

如后世都还存在、都还在传延的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满族,都属于后世史学研究确认的东胡后裔。

只不过,在后世新时代,通古斯一词,不再指这两三千年前的东胡人,亦或是蒙古、达斡尔等东胡后裔,而是专指鄂温克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