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煌未央 > 第592章 斟酌(第2页)

第592章 斟酌(第2页)

而当今汉室人口,满共也才三千多不到四千万!

这就等于说,只要能把东北黑土地开发出来,那汉家除了在这片地区种地外,其他所有地方都可以退耕!

甚至就连这片土地,都不用每年都耕种——只须黑土地一年丰收,就够天下汉家子民吃两三年!

这,还只是这片黑土地,在农业方面的发展潜力。

在工业方面,作为穿越者的刘荣,更是对这片地区垂涎三尺,并寄予厚望。

但说过来说过去,还是那句话:这个大西瓜,很甜,很香,却根本吃不到嘴里。

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位于后世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代的代国,就已经是‘北方苦寒之地’了;

哪怕是位于汉室版图最东北的燕国,对应的也是后世河北、京城地区,而非‘更东北’的关外三省。

对于后世人而言,东三省很冷,河北京城就还好,再往南一点,其实就算不上冷了。

但在这个时代,燕国——尤其是燕东右北平,以及燕北地区,却是华夏文明认知中最为寒冷、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永冻区。

对于当今汉室而言,燕国以北和北极,根本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人类无法生存,分分钟要被冻死的极寒之地。

燕国都冷的人类差点不能生存,代、赵都被归类为北方苦寒之地;

也就不难看出东北黑土地,对这个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也并不复杂。

——在如今这个时代,底层民众的生存能力,以及生存物资获取能力,是无比底下的。

而且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还没有在这个年代,体现出丝毫‘科技让人类生活的更幸福’的特性。

在寒冷的地方,这个时代的底层民众,往往只能通过点燃篝火,然后坐在篝火旁取暖的方式,来驱散寒冷。

顶天了去,运气爆棚,也就是能找到像样点的泥瓦匠,搞一个墙壁与灶台相连的壁炉,勉强抵御寒冷。

更进一步——什么暖气不暖气,地暖不地暖,别说这个时代的底层民众了;

就连天子刘荣,都已经盘算着在宣室殿铺一层地暖,琢磨了好几年,愣是没想到像样点的办法。

更要命的是:除了暖气这种统筹形式的供暖方案,这个时代的民众,连棉衣这种个人御寒手段都不具备!

别忘了;

这个时代,可还没有棉花!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要等到至少百十年后,原始版、未经改良,只能作为观赏作物存在的棉花,才会从西域传入华夏。

而后经过数百上千年的育种改良,才最终成为了可用作御寒的衣物、被褥填充物。

换而言之:在如今汉室,想去东北——甚至是燕国走一圈,那纯纯就是在拿小命开玩笑。

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更没有棉衣棉裤,丝绵被褥;

衣物、被褥,都只能以‘絮’作为填充物。

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还好说——什么鸭绒、鹅绒之类的稀罕物,暖炉、马车之内的配套设施,怎么都冻不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