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荷叶很喜欢吃,在家就吃了很多。出发前,徐辉特意找近郊的瓜农买了最新鲜的让他们带到扈城。
廉母看到徐荷叶手里还带了礼,顿时嗔怪道:“你这小囡,不过是来吃顿便饭,怎么还带了礼物?”
徐荷叶将牛角瓜放到桌上,笑着道:“这瓜是我们那边的特产,扈城没有的。我自小就喜欢吃,这是回来前我爸特意找瓜农去地里现摘的,特别新鲜,我们带得多,但也不能留太久,就想带两个给你们也尝尝。”
廉母还想推辞,廉父从屋外走进来,接过了话头:“别推辞了,孩子的一番好意。”
“廉伯父。”徐荷叶看到廉父,马上问道,“伯父,我姨父工作怎么样了?”
廉父笑道:“你姨父适应得很好,工作努力认真,你给伯父推荐了一个好搭档。”说着,他又道,“对了,托你吉言,我们最近在研究的东西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真的吗?”徐荷叶忍不住笑出了大龇牙。
“真的。”廉父点头,“不然,我今天中午也没空回来吃午饭。”
就是因为事情进展顺利,厂长考虑到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才给大家都放了半天假,不然还得熬着。
不过也就半天假,明天开始,大家又要开始继续攻克下一个难关。
“真好。”徐荷叶很开心。
如此一来,只要姨父不失业,就算将来小姨失业了,他们家也能撑下去。
不过,想到明年年后的那一场大火,徐荷叶眉头微皱。如果没有那一场大火,纺织厂良性运转,没准能熬得过改制,重新焕发出生机呢!
“来,吃饭。”廉父拿公筷给徐荷叶夹了一筷子肉,他是真的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姑娘,不仅仅是因为她救了小儿子,还因为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谢谢伯父。”多想无益,徐荷叶收回心神,专注干饭。她夹了一筷子肉塞进嘴里,嚼了嚼,眼睛一亮,廉母真谦虚,她这盘回锅肉炒的不输那些小饭馆,真好吃。
廉父又招呼董福运:“董小弟,夹菜啊,别客气,就当是自己家里。”
董福运点头:“我知道,吃着呢,多谢大哥大嫂。”
吃过饭,董福运有事先离开了。
廉玉树拿给徐荷叶厚厚一沓笔记本。
“这是什么?”徐荷叶奇怪地接过本子。
廉玉树:“我初中时的读书笔记,拿给你参考下。”
他是真正聪明,脑子好,学习好。廉嘉树的聪明和他不相上下,这也是廉家人不肯放弃的原因。
那么聪明的小孩,明眼瞧着就能有远大前程。只因为摔了一下脑袋,就变成一个“傻子”,谁不意难平?
徐荷叶翻开看了看,笔记条理分明,知识点详细,而且好多点都是徐荷叶自己注意不到的,可见含金量。
她有些感动:“多谢。”
“不客气。”廉玉树知道徐荷叶的努力。
暑假别的小孩都放松了,但徐荷叶依然坚持每天学习,背书写题。学习累了,就去废品站淘一些旧书旧报纸回来看。
如今廉玉树也在向她学习。
事实证明,旧报纸只是过期了,卖得便宜了,但里头的知识含量却一点都不过时。他看了一个月,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不管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拓展了许多。
两人正说着话,朱小夏跑过来找廉嘉树。
“廉嘉树,廉嘉树,去看《西游记》了。”说着,拉上廉嘉树的手就往院子外跑,跑了两步看到廉玉树和徐荷叶,又折了回来,“玉树哥,荷叶姐,曾齐齐家新买了一台CD机,老板还送了《西游记》的碟片,大家都在他家看电视呢,你们要去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