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朕今日前来拜见方丈,敢问何解?”
应慧方丈缓步踱入后殿,取出一支迦南香,仔细点燃后供奉于佛前。香烟袅袅升起,“不若请神明指引入梦,为陛下解忧。”
应慧方丈曾求学于西域最精于禅学的僧人,传言能请佛入梦,然此法玄妙至极,非大机缘不可轻启,故而极少为人施为。
萧濯道:“好。”
香气渐渐袅绕,在殿中弥漫开来,熏得那一尊佛像,面容更为圆润慈悲。
萧濯也曾有佛陀入梦,然梦中诸相,皆是现世因果映照,等梦醒之后,静心反省,便可参透本心所求。
这一次却极其不同。
午后凉风习习,殿内经幡轻扬,佛前青烟渐渐摇曳,不知不觉弥漫一整间大殿,等眼前迷雾散开,周遭的景象渐渐化作了一间禅房。
朦胧雾气中,一道婀娜身幻化而出。
女子如瀑青丝垂落在他臂弯,呜咽之声萦绕耳畔,似在与他哭诉什么,如怨如慕。
那一张面容分明美艳至极,却始终隔着一层薄雾,似真似幻,叫人看不真切。
温香软玉入怀,如水蛇一般将他缠绕,引他堕入深渊。
“陛下……”
萧濯自梦境之中抽身。
他指抚着眉骨,轻轻喘息着,待良久之后,慢慢抬起眼帘,沉沉眸光之中压着不悦之色。
应慧方丈问道:“陛下何梦?”
“有女子入梦。”
应慧:“女子?”
萧濯自蒲团起身,语气淡然:“是色相之梦,诱我堕欲。”
应慧愣住:“那女子可是陛下故人?”
萧濯道:“从未见过。”
应慧沉吟片刻,道:“近来陛下忧思萦绕,难以自解,梦中独少喜梦,今见女子非色相之劫,或许是渡陛下走出困局。”
萧濯笑而不言。
“陛下若转移忧思,或可得到解脱。《法华经》中,孩童于失火宅院之中沉迷嬉戏,佛陀以华美车架诱其出离火宅,如今梦境是佛陀劝陛下,当将目光放在忧思外别处,或可得到解脱。”
应慧看到此话说完后,萧濯便要抬步离开,似乎觉今日佛陀播撒一梦极其荒诞,并非如应慧话中所言。
人心自有答案,多言无益。
应慧送他出殿门:“佛陀入梦,是无上智慧,我却也不能尽然为陛下解释,《十梦经》中曾记载波斯匿王梦十事,便是佛陀在梦中向帝王预示未来因缘。今日这梦,或是预示,或是警戒,亦或是启示,当自行体悟。”
萧濯道:“是劫是渡,皆在于朕。”
“是,皆在陛下,决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