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困顿,盟军对日本的进攻实际上在放缓。
如此一来指望山城国府组织对日猛攻,基本上就是不可能了,军委会现在就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停的加固防线,至少要把日军堵死在京津一线。
至于什么光复关外,口号喊得山响,实际动作全无,这种态度反映在重兵防线上,那就是高级军官懒散、中级军官郁闷、底层士兵迷惘。
只不过在所有的防线部队中还有铁背旅这个奇葩,不挖战壕机动防御,顿时就让杨锋变成了最大的另类、最大的出头鸟。
左右同袍部队是一边羡慕、一边诋毁,幸亏铁背旅自成体系,并不怕别人的疏远,而军委会也急需铁背旅的镇场,所以对美械、物资方面也罕见的没有吝啬。
到这一分钟为止,铁背旅被默许的五万扩编,已经拿上了黄油枪、坐上了吉普车,并且身边有谢尔曼壮胆,背后有M101撑腰。
在半空中直升机窜来窜去,哚哚哚的螺旋桨声一响,其他国军也就只剩下眼红的份了。
一直听到这里,杨锋才面色缓和的点了点头。
“日军那?有没有主动进攻的迹象?”
“报告,侦察营可以确定,完全没有。”
“哦?”
“部队没有集结,物资没有集中,车辆载具无异常调动,就连中高级军官的活动都没有丝毫的异常。”
李伯谦中气十足的回答,他可是很少来旅部参加会议,今天也的确是凑巧了。
当杨锋看着李伯谦黝黑的面容,心中也是一阵钦佩。
要说铁背旅内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恐怕众人会争的你死我活,但是说最辛苦的那肯定是侦察营莫属。
一年365天,侦察营至少有300天在外面,不是训练就是执行任务。
这300天里面恐怕有200天都是在日军的眼皮底下,又或者是干脆瞄着日军的后脑勺开枪。
杨锋的铁背旅是没有设立特务部队的,相关的活都是李伯谦带手下们干了,着实是帮杨锋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就刚刚的发言,换成别人杨锋肯定让鸽子团再核实一遍,但是换成李伯谦来说,那杨锋绝对相信,他在开口之前就自己先去找鸽子团的飞手核实了一遍,甚至可能是三遍。
“看样子日本人是要跟咱们对着挖洞了。”
“呵呵呵呵……”
“不要笑,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就这么拖下去,等日本人彻底站稳了脚跟,到时候就该来猛攻咱们了。”
“旅座,难道你想先发制人?”
“我想没有用,关键部队没有准备好,至少还要等3-4个月。”
“……”
“我警告你们,这段时间不要给我起别的心思,除非是日军主动招惹,否则不许挑起战斗,必须让新兵再巩固巩固。”
“是”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但是最辛苦的,肯定是侦察营,这一点没有异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