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玉云淡风轻地扫了她一眼,彩云低头行礼,急匆匆地走了出去,连门都没关。
徐圭言看向浮玉,淡淡地问了一句:“何事?”
浮玉抿了抿唇,垂眸道:“前些日子属下在军营之中,所以不知道娘子您成亲的事……我理应前来恭贺。”
他说着顿了顿,随即郑重其事地补充,“但我更想说的是,无论娘子您身处何地,身份如何变化,浮玉依旧是您的部下,愿追随左右,生死无悔。”
徐圭言沉默了片刻,端起案几上的茶盏,轻轻转动,未置可否。浮玉低垂着头,静待她的回应。
而这一幕,全都落入了院中之人的眼里。
冯竹晋本在后院内浇花,听闻徐圭言旧人来拜访,拿着水壶就溜到了前院,他正站在一棵松柏旁,手持一柄洒水壶,漫不经心地给松柏浇水,阳光映在他的白色中衣上,显得整个人随意又慵懒。
然而,他的视线却不自觉地朝厅内飘去。
一男一女,虽说是端坐着,但他们之间气氛轻松。
他一边缓缓浇水,一边眯着眼睛看了看屋内的徐圭言,又瞅了瞅她对面的男人,嘴角微微翘起,似笑非笑地嘀咕了一句:“有趣,之前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人呢?”
然后,他又若无其事地低头,慢悠悠地继续浇他的花,仿佛只是个恰巧路过的看客。可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没从屋内移开。
上朝前,陆明川在用膳的时候,给妻子宋十二写了一封信。
不用思索措辞,下笔如流水,他在信中写道:长安局势已定,我决定留在此地,不再奔波,希望妻儿能一同前来,阖家团圆。
看着白纸黑字,他犹豫了一下,又叮嘱她带上母亲,钱,打发了即可。
最后,写下:路途小心,若有不便,便托人护送。信尾,他顿了顿,终究还是写上了一句:“盼早日相见。”
写罢,陆明川仔细吹干墨迹,将信封好,州。
此时,长安城的街道已开始热闹起来。
宫门缓缓开启,身着朝服的官员们鱼贯而入,踏入这堂。
,步伐不疾不徐。
正当他低头沉思时,抬眼便看见前方一道熟悉的身影——徐圭言。她依旧是那副冷静克制的模样,眉目间不见情绪起伏,仿佛昨日的大婚并未在她心中掀起半点波澜。
陆明川眼中划过一丝幽光。
来到长安后,徐圭言几乎就没和她有过什么交集,他一开始不习惯,后来明白了,这里是长安,他走在街道上,仰头看着通天佛,这里的一切都提醒他,他是多么的渺小。
多么无足轻重。
而徐圭言就是在这里长大的,气质里自然带着几分傲气,有那么一瞬间,他羡慕她,他想触摸她。
心思流转之间,他收敛神色,恢复了平日温和从容的模样,继续向前走去。
途经刑部官员时,他微微颔首,与刑部侍郎胡怀德打了个招呼,“胡侍郎您好,”胡怀德回以一笑,目光带着几分意味深长:“近来可还顺遂?”
“承蒙厚爱,诸事尚可。”陆明川微微一笑,语气得体又不失恭谨,仿佛方才心头翻涌的那些算计从未存在过。
二人言语间彼此试探,朝堂之上从来没有真正的闲话,句句皆是试探,处处皆是算计。
就在这时,太极殿内传来内侍高声宣道:“圣上驾到!”
殿门大开,群臣依次入殿,朝会正式开始。
而陆明川的心思,已经不止于今日的议政,他在思考如何在这场暗流涌动的权谋中,为自己谋得更好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