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长安街头锣鼓喧天、百姓夹道欢迎,军民高呼声震天际。
“冯将军凯旋——!”
“冯将军保境安民,万岁——!”
金甲闪耀,战马嘶鸣,冯知节顶盔贯甲,风尘仆仆归京。他策马入城,虽疲惫,仍神情振奋,面含淡笑。
街头百姓自发献上花束与酒食,纷纷涌向路旁,争睹这位立下赫赫军功的将军风采。
他是边关军魂,是长安城百姓心中真正的英雄。
可谁也没料到,当他刚走进皇城宫门,未及下马,数十名禁军倏然扑出,毫无征兆地将缰绳拽住——
“奉旨缉拿谋反之将——冯知节,拿下!”
“你们干什么?!”冯知节怒斥,然话音未落,手臂已被重重扣住。
“冯将军谋反,圣旨有令,不得抗命!”
被押下马,束手缚膝之时,冯知节几乎傻了。
他眼中写满不可置信,失声怒道:“我冯知节,戍边十五年,出生入死保后唐疆域,连年血战,连马蹄都没踏过一次私地,你们说我——谋反?”
四下无人回应,只余兵刃寒光与绳索冷铁。
他怒目圆睁,拼命挣扎,可越挣越紧,血从手腕渗出,衣甲内火热的血肉撞击着冰冷的桎梏——这一刻,冯知节才真正意识到:这不是误会。
有人构陷他。
冤狱的铁门沉沉合上,英雄入狱,百姓震骇。
消息如疾风骤雨传遍长安,坊间传闻极变——
“冯将军被抓了!”
“原来他在边关屯兵,是为谋反啊!”
“天呐,咱们敬的将军,竟然图谋不轨?”
一时间,流言四起,街市震动,民心惶惶。
天色沉沉,乌鸦划过院墙,落在青瓦之上。
徐圭言立在檐下,仰望飞鸟掠影,眸色深沉不语。
冯知节被捕的消息,如惊雷贯耳,她心中浮现出连日来的一件件怪事:李文韬弹劾泰王、冯知节被急召回京、圣上闭门不出、两位皇子监国,实际上是长公主代持朝政、各地军报突然消停……
她像抓住了一根线头,顺着往下抽,愈发觉得不对劲。
思绪如流沙翻滚,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危机在胸口酝酿。
她猛然一转身:“备车,我要去晋王府!”
李起年正伏案理政,一听徐圭言来访,忙迎上前。
她风尘仆仆,眉眼凝重。
“长史?你怎么突然——”
“我来问你一件事。”她截断他的问候,直入正题,“现在,监国的职责只在你身上,对吗?你可否直接入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