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决很给面子地给她吹嘘了一番,夸她聪明灵慧,贤淑婉良,果然是长成大姑娘了。
郑相宜心道这算什么呢?前世她连封钰的后宫都能管理得井井有条,逢年过节的宴会上她可从未出过什么差错。
到底她也算个合格的国母吧,封钰真没眼光。
难得两人都出宫一趟,自然是要到坊间走走。郑相宜换了身轻便的衣裙,开开心心地挽住他的手。记得小时候有一年过节,他就抱着她出来玩过,两人在拥挤的人群里穿街过巷,看了一夜鱼龙舞。
如今虽不是节日,京城脚下也热闹繁华得紧。街边小贩吆喝声不断,变戏法的,玩杂耍的,还有远方而来的商队,熙熙攘攘占满了道路。
郑相宜看着这一派盛世之景,与有荣焉地挺起了胸膛。这就是她的陛下治理下的江山,从她身边经过的都是陛下的百姓。
封决看着脸上带着笑容的百姓,又想起了沧州的流民,本就遭受了灾害,田地又被侵占,会有多少人失了性命。
那些国蠹实该千刀万剐。
小摊上摆卖的首饰玉器郑相宜还看不上眼,倒是对那些民间小食情有独钟,尤其是糖葫芦。
这些甜滋滋的东西封决从不许她多吃,将糖葫芦递进她手里时还在担忧:“只吃一串就够了,当心你牙疼。”
郑相宜一笑,露出洁白光亮的牙齿:“放心,我现在牙口可好了。”
封决看她一口一颗糖葫芦,想起她小时候的趣事:“我记得,你六岁那年换牙,有一回就是吃糖葫芦把牙给吃掉了。”
然后扑进他怀里哭了好久,问他自己是不是要变丑了,牙齿是不是再也长不回来了。他哭笑不得,抱着她哄了好久,信誓旦旦地保证她的牙肯定能长好才给哄好。
他的相宜,自幼是个爱漂亮的姑娘。
“您怎么记得那么清楚?”郑相宜自己都快忘了这事,听他提起才隐隐约约有些印象,“我小时候肯定让您很头疼。”
“头疼是有一点。”太后刚去世,封决就接手个这么又娇又柔的小姑娘,每次她哭起来都慌得手忙脚乱。现在回想起来,他那时对待相宜还是不够细致,于是怜惜地摸了摸她的头,“不过相宜是个好姑娘,很容易哄好。”
郑相宜骄傲地抬起下巴:“那当然。”
她可是宫里最听话的孩子,除了前世被封钰迷昏头的那段时间,她一向很听他的话。
街上太挤,怕她被行人撞到,封决拉着她的手往旁边避了避。他走得稍微靠前一点,替她挡住了往来的人流。
勾栏今日上演的是《红鬃烈马》,两人到时前面的好位置都被人占得差不多了,只能和一群布衣百姓挤在后排站着看。
戏曲正演到王宝钏为嫁薛平贵,与丞相三击掌断绝父女关系,郑相宜一下子就想到自己,不由心虚地往身旁看了一眼。
前世她虽然没有与陛下三击掌,可也做了不少荒唐事,比如在他门前跪了一个多时辰,逼他松口答应自己与封钰的婚事。
“嗯?”察觉到她的目光,封决垂目问,“怎么了?这曲段唱得不好么?”
郑相宜拽了下他的衣袖,小心翼翼问:“如果……我是王宝钏,您是那父亲王允,对这不成器的女儿,您会怎么做?”
封决略想了想:“若是我,一开始便不会给她机会见到薛平贵。”
郑相宜垂下眼睫,可是她避不开封钰。薛平贵好歹是流落民间的皇子,封钰可是正经在宫中与她一起长大的,是他的亲生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