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彦觉得自己应该去学一些儿童心理学,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以他成年人的思维去理解,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毕竟柴成才十二岁,在现代社会还是一个小学生呢。
其实,对于柴成来说,谢彦就是他心目中的“天人”。
那日谢彦口若悬河地回答余延问题的时候,对他内心的冲击不亚于“黄河之水冲垮了堤岸”,心灵的震撼难以描述。
他羡慕他的天资,忍不住想要靠近,最初的几天试探后,他凭直觉认为谢彦是个“好人”,随之而来的“问题”便一发地不可收拾。
谢彦对他的拒绝就像是在他的心口插了一把刀,让他既痛苦又失望。
以前别人也曾这般拒绝他,他心中是有“恨”的,不知为什么这次却恨不起来。
他知道自己是个懦弱的人,这些残留在心中的问题,没有勇气去问赵学正,他更清楚即便自己问了,赵学正也不可能回答他这么多……
他会忍不住去看那眉眼如画,宛如仙童下凡的脸……
不知道为什么,下学之后,他会鬼使神差地跟在他的后面,明明不同路,还总是希望多看他一眼。
好看的人就是养眼,看看心里都舒坦。
当他看到他的旁边多了一个勾肩搭背的男孩子的时候,心里还有点…酸酸的。
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个勾肩搭背的男孩似乎很喜欢自己的“青蛙眼”,竟然主动上来搭讪。
很快他知道那男孩叫谢复壮,是谢彦在地字班的堂哥,心里没来由的舒服了好多。
令他高兴的是,谢复壮似乎也很好学,对于他手上的那本《论语》很是感兴趣,拿了过去翻了又翻,回过头来,问了他好些问题。
他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他觉得回答人家不会的问题是件很愉快的事情,怎么人家回答他的问题就那么“不开心”呢?
他的眼睛不由得瞟了一眼正在观风景的谢彦。
谢彦知道柴成的家在县郊,跟他们一起走算是绕路的。他真不明白小孩子的心里,每天绕这么一段路好玩吗?
他没有当着谢复壮的面揭开“柴成不同路”的事实,但架不住知情者的提醒。
“柴成,你家不是从西边走吗?怎么走到东边来了?”
此刻柴成会红着脸:“我乐意,关你屁事!”
谢复壮回过神来:“原来你跟我们不同路啊……”
柴成的青蛙眼看着谢彦,却对谢复壮说:“我见你这人好学,想趁着下学的机会多教教你……”
“多教教我?”谢复壮用手扶住了下巴,斜着眼看向离他们有点距离的谢彦。
“当然喽,那还能有啥?”
谢复壮不是傻子,这些天的下学路上,他注意到了柴成的青蛙眼总是看着堂弟。
“哈哈哈,呸!那是借口,你是被彦哥儿的美貌给迷住了!”
“胡说八道!”柴成见被说中心思,从谢复壮的手中夺过《论语》,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哈哈哈哈哈,不好意思了吧!”谢复壮大笑。
谢彦:“……”此刻他终于知道那个小孩子的心理了。
小孩子们的心思还真不单纯,看来他已经老的ou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