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宁王叛乱”,让太子和顾澜很容易识别群臣的“忠奸”。
那些在叛乱前,借故举家出京城的,大都跟宁王一伙,被关进了大理寺,一旦证据确凿,便会被诛杀。
去科兴园参观的官员以及留守在京城的官员,暂且可以认定为“忠臣”。
由于南宫家和谢家在平定战乱中贡献突出,太子大大的嘉奖了他们。
南宫瑾原来便是户部尚书兼任内阁副首辅,官至从二品,这次升为了正二品官员,离内阁首辅只是一步之遥,也算是位极人臣了。
最有运气的当属谢怀安。
他一个秀才,原本做个典史已经算是“到头了”。
几年前发生了“云林铁矿案”,顾澜杀了通天大道上的一大批官员,朝廷紧缺官员,便让他替补,当上了县令。
这次宁王叛乱,朝廷又杀了一大批跟宁王关系亲近的官员,大周官员一下又紧缺起来,加上他政治正确、平叛有功,他如愿的被升为“宿天府知府”。
他见谢彦无性命之忧之后,便拿着圣旨和官印去宿天府赴任去了。
谢复壮受到了太子的私下召见,太子赐给了他十两黄金以及文房四宝,鼓励他“更上一层楼”。
谢复壮激动的五体投地,眼泪直流。
他摸着手上的那串“太子赠与他的佛珠”,对太子发誓,“谢家世代效忠大周”。
“我发现你们谢家除了你之外,都挺中二的……”太子笑看着谢彦,意味深长的道:“你可一点不像是谢家的人。”
“我姓谢,谁说我不是谢家人?”谢彦笑了笑。
前世的时候,他也是姓“谢”的,当然算是谢家人。
太子笑了笑,没有继续跟他掰扯。
他知道谢彦不属于这个世界,但他为了维持他们之间原本的关系,不想让他们的关系生出罅隙,故而只要谢彦不主动提,他永远都不会说出“他知道这个秘密”。
接着,太子告诉谢彦,这次平叛中,张若煦和张若杲的表现都不错。
张若煦自请守东门,张若杲自请守西门,保家护城的时候,他们都很卖力。
尤其是张若杲,他让成王府的所有能参战的人都去镇守西门了,他还亲自发动了京城中的青壮年帮助守城压力最大的北门……
于是北门之战结束后,太子封了张若煦为临光侯,封了张若杲为临晖侯。
太子:“在国子监的时候,我跟张若杲接触的还算多,我总觉得,他并不像是人们嘴里说的那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
虽然谢彦跟张若杲也有接触,但他对张若杲没有过多的“感触”。
“张若杲为什么要伪装自己呢?”谢彦提出了疑问。
“这个……我也不知道。”太子如实的道,“也许是他变化太大了,我觉得他本来就应该是如今这样的吧。”
太子和顾澜从这次叛乱中吸取了教训,不再把兵权分给外人,所有的军队都归大周皇帝所有,所有士兵都得听从大周皇帝的号令。
令谢彦感到安慰的是,科兴园并没有因为他的受伤而停止运转。
太子任命越岱为“科技部侍郎”,全面安排科技部的工作。
“我跟越岱说了,让他专门成立一个研究小组,秘密研究火炮,还有你说的那种冲锋枪……”提起火炮和冲锋枪,太子有些兴奋。
谢彦点了点头,思忖了好一会儿,问太子:“南边的顺康王,一点动静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