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绝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岳应文这个未来的“无冕之君”坐大。
所以她要去请报国寺的太妃出山。
祀元王朝至今留有殉葬制。
后宫无子妃嫔,要在先帝驾崩之后陪葬。
但如果某位妃嫔的出身足够好,手里捏着的银钱多。
就算无子嗣傍身,也能悄悄买的一条命。
余生寄于报国寺,青灯古佛。
了却残生?
有命才能有残生呢。
至于元昭为什么选择这些看上去完全没有政治遗产的太妃们?
还是那句话,出身是一个人永远都抹不掉的东西。
世家不会对太妃出手。
但世家与她们之间的隔阂已经不可消弭。
先帝曾有恩赐,只要世家愿意把人接回去,就不必殉葬,不必寄身报国寺。
但她们还是聚在了那里。
世家对太妃们的缄默,或许掺杂着他们无颜面对的愧疚。
也正因为是太妃。
她们已经完成了从谁的女儿、谁的妻子、到某一个具体的人的身份转变。
报国寺荒郊僻野,寂静无人。
越是在安静的地方,人越容易叩问自己的内心。
在一遍遍的叩问中,看清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偏偏这种时候她们已经失去为自己争取的机会。
而元昭给了她们这样的机会。
于是在身为世家女,在身为太妃之前。
她们先是她们。
她们终于成为她们。
这是天然的同盟。
是刻骨铭心的利益一体。
是清醒的,不可分离的,她们亲手缔造的羁绊。
元昭现在要做的事情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