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不久,众人只听门口传来道轻巧的脚步声,不禁抬头望去——
日影摇曳,少女沐光而来,肌肤欺霜赛雪,乌发耀若锦缎,下着嫩绿烟纱散花罗裙,上着牡丹缠枝纹鹅黄衫,粉白细腻的小脸上,一双盈盈杏眸泛着水光,琼鼻桃腮,唇若樱桃。
崔楹眉目弯弯,进门便笑,雪白的一双小手叠在身前,屈膝道:“孙女见过祖母。”
长公主笑着叫她平身,指着兰馨道:“这是你兰馨姑姑,你小时候她还抱过你。”
崔楹便再对兰馨福身,甜声道:“小女见过姑姑。”
兰馨含笑打量着面前少女。
京城如今盛行雅致纤细之风,故而家家闺秀有意节制饮食,追求弱柳扶风之美,这崔三姑娘倒是纤秾得宜,肌骨丰盈秀美,面色红润有光,如同一颗饱满柔媚的荔枝。
这样的鲜活美人,与将门虎子站在一起,倒也相得益彰。
兰馨点头,口吻温柔:“姑娘快起来,我今日过来,是有桩大喜事带给姑娘。”
崔楹乖巧应声,明亮的杏眸眨了下,好奇道:“什么喜事呀?”
内心却默默叹了声气。
她今年已经十六了,正是谈婚论嫁的年纪,这大“喜事”,除了关乎她的婚配,还能是什么。
兰馨笑道:“太后娘娘想起姑娘到了婚嫁的年纪,特地精挑细选,为姑娘择出一良婿,懿旨都拟好了,今日特地命我前来宣旨。”
崔楹心中咯噔一声,暗道:果然。
得知是太后赐婚,满场人喜笑颜开。
唯独崔楹的母亲孔氏,心神不宁地看向女儿,手掌紧张地攥紧帕子。
知女莫若母,闺女是个什么孽障,没人比当娘的更清楚。
作为三房独女,又是长公主排行最末的小孙女,崔楹自小便被全家惯得上天,四岁起,她连每日穿戴都要自己做主,夏天穿袄冬天穿纱,冻死热死也不将旁人的话放在心上,婚配这种大事,她能任旁人左右?
必然是要抗旨不遵,闹得全家鸡犬不宁。
预想到接下来的场面,孔氏默默给自己掐了下人中。
兰馨话音落下,嫩若豆蔻的少女眨了下眼,纤长的睫毛忽闪灵动,水眸中满是好奇:“不知太后娘娘想要我和谁成婚呀?”
长公主闻言微怔,将孙女唤至膝前,爱怜地抚摸着孙女的乌发道:“幺儿愿意嫁人?”
崔楹笑了,眼睛弯成月牙,两颊绯红可爱:“自古婚姻大事,皆是媒妁之言,父母做主,孙女能得太后娘娘眷顾,由她老人家赐婚,是孙女的福分。”
祖母年纪大了,不能让她当众下不来台。
娘胆子小,折腾完又要担惊受怕小半年。
爹太严厉,回头只怕又要禁足她,还要罚她抄几百遍女诫。
婚肯定是不成的但要先假装同意,然后再想办法。
兰馨满意地点头,看崔楹的目光中满是欣慰,起身从宫女手中接过玉轴懿旨,道:“既如此,三姑娘还请接旨罢。”
崔楹下跪听旨,场中除却长公主外,一齐起身到堂中下跪,如见太后本尊。
兰馨展开懿旨,朗声道:“诏,仰承皇太后慈谕,卫国公府嫡三女崔楹,温良敬慎,升序用光以纶饽。赋性柔嘉,持躬端恪。温恭淑慎,有徽柔之质,淑慎含章,有安正之美——”
听旨的工夫,崔楹在心里默默盘算,把京城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世家子全部数了一遍,发现最有可能的人选,无外乎就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