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去年,他知道可能没有必要再往前走了。
奈特带着雄心壮志来到德州理工学院,他希望在这里赢得一座冠军,他想向世人证明自己仍然有能力把一个大学项目从中游带到巅峰,然而,在这个迈克尔·乔丹绝不可能待在大学三年的时代,他的招募工作鲜有成效。
2005级的招募是成功的,奈特几乎得到了自己所有可以得到的球员,他相信他可以围绕这批人来保证即将四年级的老生们退役后,球队仍然具备竞争力。
然而,那一年的TTU就像灾难片现场。
奈特和新生合不来,新生也和老生们合不来,球队没有化学反应,教练组的功能失调了,他们迎来了一个失败的季节,这是TTU在进入奈特时代后第二次没有跻身疯狂三月。
更严重的打击在于赛季结束后,多数新生选择转校。
要知道,现在可不像十几年后,NCAA的球员既可以签代言,还可以随便转校不限次数,在这个年代,球员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别说收入了,如果不小心信了招募人员的邪,到了学校才发现这里和自己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的话,大部分都会选择默默忍受,因为转校需要停赛一年。
这种规则下,教练员的权威犹如国王一般不容置疑。而被奈特寄予厚望的2005级新生却像从监狱里出逃一样在赛季结束后大量转校,最终只有两人留下,这给了奈特沉重的打击,不仅令其名誉受损,外界非议连连,更使得整个球队的梯队建设陷入困难。
半年前,奈特已经陷入绝望,他感觉自己的TTU生涯正在变成一场笑话。
每一天走进训练馆,都像在提醒他的失败。奈特不止一次想过辞职,连辞呈的草稿都写了好几版。
然后,那个中国人像救世主一样出现了。
奇迹般地,TTU开始赢球。先是击败堪萨斯拿下Big12冠军,接着在疯狂三月一路过关斩将——杜克、北卡、俄亥俄州立,这些强队接连倒在他们脚下。
奈特站在酒店窗前,远处的乔治亚圆顶体育馆在阳光下泛着光。二十年了,他又回到了冠军赛的舞台。
这支被所有人看轻的球队,本该在赛季初就分崩离析,如今距离创造历史只差最后一场胜利。
“教练,您是在发呆吗?”
奈特回过神,看到徐凌倚在门框上,嘴角挂着促狭的笑意。
“全队都在大巴上打赌,猜您是不是终于决定退休了。”
“是吗?”奈特哼了一声。
“我告诉他们,伟大的鲍勃·奈特教练肯定是在研究什么惊天战术。”徐凌说,“但克雷格坚持说您八成是找不到合适的衣服了。”
“十几年前,球员可不敢这么跟教练说话。”
“可您现在迟到了。”徐凌眨了眨眼,“大家都等着呢。”
奈特默默检查了下随身物品,合上包,越过徐凌往外走。
“走吧,天才。冠军可不会自己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