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军事调度与政令效率
“玻璃?你对艺术方面,什么时候又感兴趣了?”
怎么感觉,一刻都停不下来的?哪哪儿都要去插一脚?好像还都搞出了点名堂。
若说元泰帝此言是出于好奇,那臣子们,就有些淡淡的死感了,这次以工部的官员们最为心慌。
【玻璃,其实并不单指我们现在常用的透明玻璃。
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早期玻璃了,以仿制玉器为主。
到了汉代,工艺提升,我们曾出土用铸造法制成的翠绿色玻璃耳环,以及透明的玻璃牌,可见古代先辈的智慧。
像是璆琳,药玉等,其实都是玻璃在历史演变中的名称之一。】
天幕下的商人又开始躁动了:
“常用?后人竟能常用透明的玻璃?”
“这说明玻璃的技术一定会有提高。”
“不止,成本也一定会降低,不然无法大规模推广!”
所以,会是这位王侍郎,改进了玻璃的技术吗?
“如果能控制成本,批量生产,那之后的海贸,又能多一样‘贵重物品’了。”
【而鹤仙想让二柱他们捣鼓的,就是降低玻璃工艺的制作成本。】
“果然!”
商人们一个个都激动了起来,又到了他们的主场了!
【玻璃的价格之所以昂贵,是因为技术工艺的不稳定,原材料的不便,甚至是所需要的高温要求高,而成型的方法,无论是括浮法还是吹制,都很考验匠人的经验。】
天幕下,各地的匠人,商人,甚至是文人,都准备好抄笔记了。
第一次直观被天幕喂饭的东宁省百姓,更是宛如看到了神迹。
东宁省官员甚至有些后悔,怎么就没沐浴焚香再看天幕呢!
【首先,便是原材料的准备,玻璃的原材料,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最主要的,莫过于就是石英砂,纯碱,石灰石,再辅以长石,白云石等作为调节。
但要注意什么呢?原材料需要保持干燥,除铁,成分需要均匀,这个均匀如何把控,就需要经验和总结了。】
非专业人士一脸茫然,“这些都是石头?长什么样子?”
“铁?石头里还能有铁?”
“均匀?是做菜的适量吗?还是平均?”
好在天幕贴心,放出了这些一般在哪里可以找到,连纯碱的制作方法都描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