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个长期性的大工程。
【弘德十二年,彼时鹤仙早已掌控朝堂,军队也握在手中,对外王化战略也稳步进行,又是三十六岁,在皇帝中,也算是年轻有为的阶段。】
“所以你飘了。”
元泰帝断言。
姜衡不敢发言,因为这种句式,下面大概率就是转折的部分了,先扬后抑。
【所以,在某一天的朝堂上,林朗突然提出,如今的税法有不妥之处,比如有的百姓已经没有田地,却仍要按照人丁交税,负担太重,又比如底下的官员,会私自巧立名目,多收税银……总之一句话,要变税法。】
元泰帝眉头狂跳,“你让林朗主持变法?”
姜衡心虚。
“满朝文武那么多,你让辅助型丞相给你变法?还敢一来就动命脉?你就找不到一个敢变法的臣子了?”
姜衡垂头。
林朗见状,只能赶紧出列,“陛下,是殿下信任微臣,微臣辜负了殿下……”
“你别替他说话!让他自己说!”
元泰帝难得疾言厉色,是真正的生气了。
元泰帝在这儿训子,官员眼观鼻鼻观心,看似认真听着天幕分析变法内容,实则除了负责变法那部分重要臣子,其余的都在分心听太子挨训。
“可能我想着,潜之变法,与我变法无异吧……”
说白了,要主持这个变法,相当于站在了所有士绅豪强世家的对立面,甚至是官僚集团的对立面,他怎么敢轻易交付给他人?
以及,应该是他想着,兵权在手,怎么着,也算实权皇帝,不至于推行不下去。
“呵,与你无异,那你成了吗?”
“……”
“我错了。”
见太子认错,左相便立马给这对父子台阶,“陛下,太子殿下还小,天幕中又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才稍显经验不足,即使这样,殿下依旧是千古圣君。如今殿下得陛下教导,黄河后的赈灾也办得并无遗漏,可见殿下成长之快,陛下又何必苛责如今的殿下。”
随着左相开口,其他官员也跟着夸赞陛下和太子,元泰帝也没打算真在众人面前教一些不好公开的,听了一通好话,也就顺坡下了。
【林相能力并不差,也没有太多的势力牵扯,又有圣心,若是动的不是“人+地”,或者不一起动,或许还能成功,但一起,饶是林相也有些难以支撑。】
【官员暗戳戳的找麻烦都还是小事,林相不会将这些带到鹤仙面前,官员也不会太过分,毕竟都是在朝堂混的,但是朝堂外就不一样了。】
【弘德十三年,江南考生集体罢考。】
江南考生脸色一白,如今的太子,不会对他们江南区域有意见吧?这可是得了天命的太子……
【鹤仙表示,科举照常进行,江南不考,其他地方的考生多招便是。】
其余各区的考生则面色一喜,这是喜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