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衡则在想另一件事,四百年,弘德一朝,已经在开始海贸了,发展海上政权了,纺织行业也出现了高效率机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必定的。
而且那阿婆主说的,大梁四百年,到后世的现在,中间没有提其他朝代,之前的太祖茶话会,也是在大梁就结束了,所以……
所以四百年后,没有皇帝了!
是个好消息!
王朝该灭国就灭国,皇帝该消失就消失,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干了!
这一期视频的后劲很大,但好处更大。
虽然冒出来个僖宗丢人,也说出了大梁的结局,但无论是增产的粮食作物,还是天幕还没有细讲的天花,仅这两样,只要太子还活着,还在太子的位置上,足以保证大梁的民心稳固。
不过这些,都不是马上能拿出来的。
现在天幕刚刚结束,无缝衔接需要讨论的是——宗亲的教育问题。
“太子,你现在可有想法?”
朝臣也一个个盯着太子,他们现在没什么争权夺利的心思,太子要是能一次性说完,反倒不用他们动脑了。
姜衡还真有点想法,反正不能学某家那样养猪崽,“儿臣现在是这样想的。”
朝臣舒坦了,有想法就好,不用折磨他们。
诸王屏气凝神了,这关系到他们以后的孩子了。
“读书是要读的,读书明智,明理,他们身为宗亲,纵然是不能袭爵的子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依旧是高山,无法翻越,所以,书是必读的。”
朝臣们满意地颔首,是这样的,宗亲就是好好管束,不能让他们祸害百姓。
“所以,儿臣的想法是,五岁之前,在家里各自启蒙。
五岁到八岁,统一上课,文学基础,武学基础,琴棋书画等艺术基础,在这三年都学一学。
三年之后,根据擅长方向分班,文,武,才能,各择一而精学。
正好经业书院也快建成了,到时候,光是一个文,就够他们挑选的,不怕他们想学。
至有志之年,不再强制学习,是袭爵,是考取功名,还是做个文人墨客,亦或靠着余荫过完一生,都由他们自己选择。”
朝臣们表示这个好,元泰帝这个长辈自然觉得更好,太子可太孝顺体贴了,愿意额外花这么多钱培养宗室,学习好啊!学习了,出去才不丢脸!
诸王也觉得还不错,学多点东西总没坏处,只有楚王,不可置信地看着姜衡,这么紧的学习任务,五岁就开始让人卷,你忘啦你自己就逃课啦?
还到有志之年(15岁)后可以自己选择,你忘了你十三就跑出宫逃离学堂了吗?
姜衡自然察觉到了楚王那露骨的视线,眉梢一挑,“六哥,又苦不到你,你慌什么?”
元泰帝闻言瞬间眉头一皱,眼神一凛,刺向了楚王:怎么?有意见?
楚王:……
“没……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