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天幕剧透我是太宗免费阅读 > 第33章 第六期视频(第1页)

第33章 第六期视频(第1页)

第33章第六期视频

【在文学方面,文学作品的受众,有从文人士大夫,开始转向市民阶层,其中代表为民俗文化与通俗文学。】

【首先是民俗文化方面,以戏曲为例,在大梁以前,伶人是低贱的,下九流行业。但就是这样的下九流行业,被鹤仙玩儿出了花。】

【抛开政治目的,从文化角度而言,鹤仙的春和戏社同样功劳甚大。

春和戏社中,不见低俗的擦边戏曲行为,戏曲曲目,可以有俗语,因为最先的受众本就不是高官老爷大学士们,而是普通的市民阶层,主打一个,可以俗,因为大俗即大雅,但不能低俗。

在《谢瑶环》的一战成名之后,文人学子开始抛开部分有色眼镜,去了解审视欣赏戏曲,而春和戏社这样大俗大雅,却不低俗的风格,也影响着各个地区戏曲行业的发展。】

“那是王子皇孙不缺钱,普通戏班子,不勾人一点,卖一点,谁来看啊。”

一个行业的发展,风格变化,从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再说了,请人写好剧目的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本呢。”

【鹤仙登基后,先是命人将戏曲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又派人在各地收集整理各地的传统曲目或者有代表性的传统故事进行改编,这便是《戏章》的前身,也就是《戏章》更具文学价值的一部分。】

“还有一部分那就是说。”

“采风?”

有官员立马想起了前几期视频里的关键词。

事实证明,他们没有猜错。

【仿“王官采诗”,鹤仙增设采风使。

非官,只是小吏,但每年开销却不小,每年巡访各地,将各地的见闻送到天子御案之上,这何尝不是一种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具象化?】

【各朝代为了天子不被闭目塞听,都有相关的监察机构,但是历代演变之下,也逐渐往监察官员,控制权力方面变化了,而采风使,只采风民间。】

大梁各地,有不少官员便心虚了起来。

是,采风使不偷偷摸摸监察百官,也不管官员隐私,可采风民间,当地百姓贫困,难道官员落得了好吗?

且只说了弘德帝设立采风使,又没说不用绣衣卫了。

不过心虚的,终究是少数,为官清正,或者有实力,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被上面发现的官员,则恨不得采风使早日发现自己治下的平和。

当然,高兴得更为纯粹的,就是感觉到似乎是对他们有利的百姓,以及还在书院中,一腔热血的书生学子了。

【而带回来的“故事”,则由翰林院进行汇编,这便是戏章的下半部分。

相较于文学属性,我们更重其历史与人文属性,给研究大梁的民间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支持。

可惜的是,宪宗在位时期还好,受鹤仙影响较大,后面的君主便逐渐放弃了采风使这一笔支出,也不知道便宜了谁。】

“鼠目寸光!”

元泰帝锐评。

翰林院一众官员则一个个看似泰然自若,实则在心里抓耳挠腮,恨不得把天幕扯下来说清楚,翰林院汇编,你倒是说一下有哪些人汇编呀!

是,这是一项长久的工程,但你好歹说一两个人名呗,万一就有自己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