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娘,今天吃啥啊?”
“刚挖的野菜,新鲜嘞。”
“哦。”
他清醒了。
“哦?嫌弃就别吃!”
“诶诶诶,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听我解释啊!”
【但不可否认,在梁一朝,戏曲是繁盛的,也孕育出了许多的经典作品,缠绵悱恻的爱情,慷慨悲歌的忠义,应有尽有,哪怕是现在,戏曲依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而作为戏曲同时期发展起来的通俗文学的代表——小说,发展到现在,就太过丰富了些,当然,我们这一期聚焦的重点,是大梁的小说。】
“通俗文学,小说?话本?”
“市民阶层?应当是描写故事更简明了吧?”
【小说,同样是鹤仙给带热起来的。】
【刚登基的时候,鹤仙在政事上并不忙碌,有汪相在费心,但鹤仙也不是能闲着的性子。
于是鹤仙就经常去翻阅大梁开国时期的记录,身旁还带着绣衣卫指挥使昆石,多次召见京卫指挥同知张定宽,北五城兵马指挥司指挥唐季山,东五城兵马指挥李延爻。】
元泰帝满意地点头,绣衣卫给心腹,张定宽唐季山都是伴读,关系不错,以当时的情况,纵使丞相掌权,小九继位,他们也会天然偏向天子,李延爻只是狐朋狗友,但是卫国公那老狐狸家的小辈,蠢笨不到哪儿去,提携是完全正确的。
天子势弱,自然要想办法与武勋集团联络感情,没毛病。
只是……这和小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被提到的张定宽唐季山和李延爻三人,则有些紧张了起来,主要是担心这天幕,也给他们来一套“没脸”套餐。
【改元后不久,鹤仙拿着一本自己写完的《大梁英雄传》去找徐大大,对此阿婆主只能说,好惨一徐大大。】
徐大大,这谁?
“徐大大?”
“朝中有人叫这个名儿?”
“好怪的名字。”
“等等……莫非是少詹事徐甫?甫有大的意思。”
“那为什么要叠叫?”
被注视的姜衡:……
东宫的徐老师觉得不妙。
更不妙的是,天幕立马放出了久违了的太宗日记。
[弘德元年四月二十三,多云,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