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严曹叔翼,则被太上皇用力地握住双手:“好孩子,皇帝任性,但满朝都纵容着他,你可不能心软啊!”
楚王歪了歪嘴,没让太上皇瞧见他那不屑的样子:笑死,就曹严那偏心眼的,为了给皇帝洗白,黑的都能说成白的,真把他当唐太宗的魏征了啊?
要他说,与其让曹严当谏臣,还不如让他楚王来当!
曹严一整个被压力住了,你个太上皇你都管不住,你让我一个臣子来?
“我说老爹,你能不能别欺负人了,人家孝心外包,你家长之责外包是吧?让臣子管君主,也就您想得出来。”
姜衡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当着曹御史的面发表了一通顶撞君父但救他于水火的言论。
一时间,曹严心绪复杂,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好在,大梁天家父子二人转,也没有他插手的地方。
“你又偷懒?”
“什么偷懒,有丞相和二哥呢。”
太上皇眼睛都瞪大了,“老二?你用老二?他身子什么样你不知道?”
他是前太子啊!而且刚被废的几年一直酗酒,能高强度工作吗?
“安啦,儿心里有数,二哥不会压榨自己的,而且最后我都要审阅的。”
二哥可是十七年太子,最后只能让元泰帝来个似是而非的太子仁弱不足以君天下的理由废除的人,顶级辅政人才,凭什么不给他用?
不等太上皇发火,姜衡就拉住了一旁的曹严往外撤,“朕和爱卿处理国事去了,父皇您和六哥慢慢交流感情啊!”
出了门,又对曹严道:“父皇年纪上来了,想一出是一出,他的话你别在意。天下不缺一个谏臣,但你曹严却是独一无二的,朕不需要你困在天幕里,那会显得朕很无能。”
此时的曹严,远没有天幕中曹叔翼对宁王,对弘德帝那样强烈的感情,但此刻,曹严有些明白,以后的自己,为何会那样自欺欺人的不分黑白,又固执地当一个忠言逆耳的“恶人”。
拱手,低头,若誓言,“臣……愿为陛下刀刃。”
姜衡抬眉,笑了,扶起曹严,“卿为君子剑,朕岂能损之。”
这厢,君臣相得,千里之外,高丽却一片愁云惨淡。
当初一起朝贡的几个藩国,琉球最早跪了,倭岛没了,南吴太远管不着,相邻的两个就他们高丽与安南,而现在,安南也归附了。
老安南王一死,新王一上台就归附,打量天下人都是傻子看出来问题吗?
可那又如何?
“有了倭岛的前例,再看安南,大梁已经在避免倭岛的例子了,只要我们不像安南一样内乱,大梁不会轻易出手的!”
“没错!”
“大梁不能再乱自己名声了,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不就是当儿子吗?他们一直都最擅长了。
大梁朝堂对此并不在意,迟早的事儿,反正安南刚刚归附,要忙的事儿还多着呢,岂有心思管一个小国。
弘德五年,已满十五岁的扶光,离开皇宫,开启自己游历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