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天幕剧透我是太宗织鹊 > 第42章 西域棉种(第3页)

第42章 西域棉种(第3页)

“也就是说,我们攻占下来的大半西域上,本就有这棉花。”

“是的。”

这可真是,守着金山银山而不自知。

“是我的问题。”

他早该想到还有棉花这玩意儿的,在纺织业那一期,他就该想起来的,怎么就忘了呢……

温涵没想到姜衡会直接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这哪儿能怪九弟,四哥和朝堂公卿都还没反思呢。”

话虽如此,可有些事儿,只有姜衡自己清楚,他本该想到的。

但现在不是问责的时候,“这事儿多亏七嫂心细,不然大梁,可真是损失重大。”

“本就是一家人,应该的,倒是还有一件事,也有这个有关。”

姜衡耐心听温涵说明,生怕他不知道棉花到底是怎样的,“这花看着白净,可最开始是有籽的,脱籽,弹棉,纺织,这西域地区,棉花虽不少,可因工序复杂,能穿得上棉的人,其实也只有部落中的贵族。”

虽然中原也一样就是了。正所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所以,如果要推广西域的棉种,光是种植区域扩大,是不行的,工具的改良,才是重中之重。

棉布不同于丝绸,是为了给底层百姓保暖的,所以研究的进度,越快越好。

西域的棉种,值得如此对待。

“我明白了,就麻烦七嫂帮着写一道折子了。”

温涵笑得更真诚了,哪里就用得着麻烦了,这是在给她机会表功呢。

不过如温涵一开始所说,户部的赵王怕是不好歇着了,不仅是赵王和户部,工部,兵部都一个样。

收回来大半的西域更多是军户在那边驻守屯田,和兵部分不开的,种植棉花,也离不开军户。

至于户部,更不用说了,原本的草原人民,现在的大梁子民,光是户籍一道他们就轻松不了。

以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拨款。

得知消息的赵王匆匆赶来,满脸兴奋,这可是白来的功绩!

哎呀,九弟这婚指得妙啊!让老八当时还一脸看戏,嘿嘿,现在酸了吧?

周王酸没酸先另说,晋王先挨了一顿批,数落张掖侯的折子也往西域发去了,驻守陕西的秦国公也没落着好。

“就是当时不知道这玩意儿是什么?后来呢?驻守西域已经一年了,难道原本的夷人,一个都不在乎棉种?”

“他们原先是夷民,现在也已经是大梁的子民,中洲迟早要一统,草原也早晚要归附。我们是汉人,但他们才几个人?草原才收复一半,你们都做不好接纳,以后呢?啊?全靠太子戳一下你们动一下?”

“草原的归心,难道是靠兵刃一亮,嘴皮子一张就完了?”

元泰帝发了大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