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天幕剧透我是太宗织鹊 > 第21章 此乃殿下之大德(第3页)

第21章 此乃殿下之大德(第3页)

“臣谨代表王家,愿捐献王家三分之二藏书,既是赎罪,也是供殿下鉴正堂之用,供我大梁,弘扬文脉之用!”

当真是——好大的手笔!

如今虽有印刷术,但这些千年世家的藏书,是不会流传在市面上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说弘扬文脉,绝非妄言!饶是姜衡,都不由一惊,他就说王卿是忠臣嘛!大大的忠臣!

“爱卿所言,果真?”

“臣,绝无妄言!”

“王家,堪为国之栋梁,世家之表率啊!”

姜衡有饼他绝不白画,当下激动地起身,一把握住王克的手,带着人往外走,“爱卿,走!跟孤去见父皇!”

王克更是心中大呼此行不亏,本以为能得到太子的“抬手”,能在东宫有一席之地就够了,好歹混入了中央,等太子继位,怎么也能把家里扒拉起来些。

不曾想,太子如此大方!跟着这样的老板,才是能吃肉喝汤的,他王家这步棋,走对了!

太子与王克手牵手出了东宫,消息很快就四散开来,一个个的猜测这王子亨到底有何才能,待王家献书之举传出,一个个更是不顾形象瞪大了眼张大了嘴,简直难以置信,这王家何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竟献书,还是三分之二!

“杨乐安,这王家……这……你怎么看?”

杨誉杨乐安,和杨春虽然都姓杨,但可不是一家的,“王家,这是不顾其余世家的死活啊。”

“其余世家不也能学着献书?”

杨誉摇头,脸上都还有些恍惚,“不一样,这么说吧,我弘农杨家也算大世家吧?”

众人颔首,杨誉继续道:“我杨家自西汉起家,琅琊王却是秦时起家,当年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宫,多少文献就此湮灭,谁知道他们这些后代手里,有多少先秦资料。”

一众文人面色一变,脸上不自觉就激动得红温了起来,这是有可能补足缺失的历史了?

“且哪怕没有先秦文献,以王家的底蕴,三分之二的藏书,也足以令旁的世家学不来。就算硬学,也不是第一个献书之人,何苦来哉?”

王家这一手,太狠了,对自己狠,对同行更狠。

好在他们杨家,有个他被选进了东宫,不用和其他家族一般想方设法,面子上也过得去,他果真是家族顶梁!作为求贤令中少有被太子选中的世家子弟,王子亨再如何,也是后来的!

太子明说喜欢干实事的,他们这些世家子弟的履历纯粹就是花瓶,中看不中用,但他杨誉能进来,实属是属于他这个花瓶太好看了,让他进来写文章教导以后鉴正堂弟子的。

那王子亨献上的藏书,保不准还便宜了他呢!

直到宫里对王克的安排传来,王克任职正三品太常寺卿,太子宾客,待王家藏书真正入弘文馆后,可对王家子弟安排考核,依学识能力入国子监任教。

东宫少有的世家子弟聚在一起,发出灵魂的感慨,“王家就这样一举翻身,直入中央了,学不来啊……”

王家给的,太多了。

可陛下给的,也不少啊!无论是太常寺卿还是东宫宾客,都是三品,且太常寺是掌管礼乐的机构,王克一个进士都不是,才三十岁!他凭什么啊!

还有国子监任教资格,别看官位品级不高,但能入国子监教学的,都得经过严格的政审筛选,而现在陛下对于王家,算是放开了审核,这意义比王克这个下任家主当三品大官,更为重要。

可是学不来,真的学不来,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给殿下写文章吧,其他都是家里该操心的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