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英答:“两郡都在绛州境内。”
——睢南薛氏。
绛州境内,薛氏独大,何况薛氏在朝中也势力不小。
所以当初明昭帝才不得不树立一个尚书令覃敬,来与薛允分庭抗礼。
还好骊珠最擅长的就是忍和熬。
她想了想道:
“食邑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先去雁山征兵练兵,让流民军在绛州站稳脚跟,其他的,日后再徐徐图之吧。”
骊珠偏头看向榻上的裴照野。
裴照野会意:
“若真如旨意所言,既往不咎,入籍军户,待会儿让顾秉安告知寨中弟兄,让他们自己来报名,不愿意的,仍回红叶寨中就行。”
晴日午后,消息在驻扎地内一传开,便是一阵轰动。
自然,有不少人都在犹豫,还有不少人斩钉截铁要回虞山,但响应追随的人却仍占绝大部分。
一是裴照野在寨中的号召力毋庸置疑,大家对他近乎盲从。
二是入籍军户,对这些匪贼的诱惑力太大。
红叶寨中许多山匪都没有户籍,还有人背着官府的通缉令,这些人自然需要这个既往不咎的机会。
而且按雍制,军功就是平民百姓一步登天的青云梯,谁不想一战功成万户侯?
裴照野与骊珠商议后,决定留五日时间给寨中上下考虑。
也留五日给裴照野养伤,毕竟去雁山路途不短,以免路上颠簸,加重伤势。
“……丹朱考虑得如何?”
裴照野接过顾秉安送来的汤药。
他道:“还是公主有办法,先是激她,是不是怕自己不如那些男军士,又安抚她说,军中需要后勤,可以让她姐姐一道去做后勤兵,再加上那个细皮嫩肉的长君在旁劝说,丹朱岂有不从之理?”
顾秉安笑着说完,又有些唏嘘。
“虽说招安一直是我心中所愿,真要离开红叶寨,却还有些舍不得。”
“人在寨就在,人要是不在了,其他都是虚的。”
如今的时局,留在虞山做匪贼这条路已经走到尽头了。
此刻还不掉头,便只有等死。
裴照野面上没有丝毫矫情之色,仰头饮尽汤药,又问顾秉安:
“就这一碗?”
顾秉安看着他这副模样,有些欲言又止:
“山主,这个只是给你止血补齐的汤药,并不是多喝就能活蹦乱跳的仙药,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