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闹得成化皇帝左右为难,甚至到了最后,不得不低声下气的去对大臣们诉苦。
如此任性之举,真要细数起来,林林总总多了去了。
所以,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了。
作为一手抚养朱祐樘长大的皇祖母,婚姻这样的大事,周氏不可能不插手。
事实也的确如此,张氏这个太子妃,名义上是成化皇帝选的,但实际上,却是周太后亲自挑选的。
对于这个孙媳,周氏十分满意,长久以来,朱祐樘之所以一直对张氏十分爱护,也有看在周氏面子上的缘故。
所以今日,张氏在郭镛那里受了委屈,会找周太后来替她做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皇祖母,今日之事,郭镛已经对孙儿说过了,他是奉了孙儿的旨意,去提审的人,太子妃不问情由,便鞭打于他,有些过了。”
自从知道张氏可能和外臣有所联络之后,朱祐樘的心底本就有些情绪。
此事,眼瞧着她又找了周氏来压自己,不免更多了几分不悦,所以开口之时,便也少了几分客气。
闻言,周太后不由眉头一皱,她看了一眼侧旁的张氏,后者咬了咬下唇,一副委屈的样子,道。
“皇祖母明鉴,臣妾并没有要为难陛下身边内宦之意,只是这郭镛,便是臣妾方才对皇祖母所说之人,这等逢迎谄媚之辈,若留于陛下身边,恐被朝廷议论。”
“日前臣妾母亲入宫时也说,已经有外朝的大臣们,为此事上奏了……”
这话一出,周太后顿时将目光移向了朱祐樘,问道。
“太子妃说,就是这个郭镛,鼓动你在先帝丧期之内,选秀纳妃的?”
“哥儿,你素来孝顺聪慧,现在又当了皇帝,岂不知这样的名声,会毁了你一辈子吗?”
话到最后,老太太已然多了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这让朱祐樘不由有些为难。
他很明白,张氏这是在避重就轻,但明白也没有用,因为在周氏看来,明显是鼓动选秀这件事,要比宫内宫外有所联络要重要的多。
毕竟前者关系到她这个孙儿,朱祐樘这个皇帝的声誉。
就算是朱祐樘此时转移话题,说出坤宁宫的宫人私自出宫的消息,在周氏看来,恐怕也远不及有人鼓动他选秀的事来的严重。
朱祐樘总不能说,他其实并没有想现在纳妃,只是想试探一下张氏吧。
真要是这么说,周太后怕更加会觉得他太荒唐了……
因此,思忖片刻之后,朱祐樘并没有在张氏的身上纠缠,而是选择直面周太后的疑问,点头道。
“回皇祖母,的确有人上奏,说孙儿后宫当中,只有太子妃一人,不利于皇嗣繁衍,所以想预选女子,于宫中或诸王馆读书习礼,待服阕之日结束,册封二妃,广衍储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