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看来,他这个皇帝的位置可以说是不能再稳固了。
论身份,他虽非嫡子,但中宫没有所出,他作为成化皇帝在世最长的皇子,更兼早就确立了储君地位,名正言顺。
论实力,多年的东宫生涯,哪怕再不受宠,也积攒了许多的政治资源,有许多可用的近侍大臣。
这一切都好似无比顺利,没有任何困难之处。
但其实,事实却并非如此。
的确,从礼法宗法的立场上出发,朱祐樘的确是无可置疑的皇帝人选。
可能坐的上这个位置,并不代表就能拿稳手中的权力。
前世的朱祐樘,也是在登基数年之后,才慢慢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真要论起继位后面临的局面来说,他的父亲成化皇帝,要比他好的多。
世人都诟病成化皇帝偏宠万氏,甚至就连朱祐樘自己,也曾受此牵连,不被成化皇帝所喜。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对于他的父亲来说,从幼年时起,在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也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万贵妃,是一个可以托付性命,能够绝对信任的人。
朱祐樘前世之所以后宫中只留张氏一人,其实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可惜张氏在这一点上,终究和万贵妃不能相比。
后宫如此,外朝亦然。
同样是当了多年的太子之后继位,朱见深登基的时候,并没有传奉官这样满朝反对的大事,虽然新旧势力之间也有过渡的需求,但总体而言十分稳定。
可朱祐樘这边呢,传奉官之争的背后,隐藏的是残酷的权力厮杀。
前世的他因为年轻,虽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出于众人多年以来,在他耳边无数次灌输的传奉官危害,他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甚至于那时候,他还盼着那些无才无德,中旨传奉的奸佞之臣,赶紧被赶出朝堂,还大明一片朗朗乾坤。
可后来他才明白,权力的真正精髓,在于平衡之道。
朱祐樘前世对于刘健等一干东宫大臣无比信任,放任他们肆意的借传奉官这个理由,侵逼成化皇帝留下的亲信大臣。
最后的结果固然是成功了,但他也渐渐发现,那些曾经被他无比信任,扶助过他的东宫大臣们,好似才真正成了朝廷的主人。
前世的他,对这一点很是迷惑,也曾经无数次尝试拿回真正属于自己的权力。
但是每一次,都被所谓的礼法道德所规训,成为被困在一重重桎梏中的笼中囚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