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晔:……
找就找!
他在颍川时经常和村里打交道,世上就没有他交涉不了的里正。
少年郎气鼓鼓的进村,看到里头的房宅门都虚掩着赶紧调整好表情。只要他表现的足够清澈,就能让村人对他放松警惕。
咚、咚、咚。
简陋的木门被敲响,院中妇人听到动静以为是邻居来借东西,抬头看到门后露出一张唇红齿白的少年脸庞着实愣了一下,“你是?”
虽然没有直接让他进去,但是好歹没和村口几位那样直接变脸关门。
荀晔靠刷脸得到说话的机会,当即表示有紧急之事想见里正,“您别紧张,我住在西山里,不是坏人。”
妇人知道西山最近多了不少别处逃来避难的人家,以为山里生活不便来借东西,于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带他去找里正,“今日祭灶,小郎怎么孤身出门?”
山路难走,就算男丁少也得给这小郎君找个伴儿,路上出现意外怎么办?
荀晔笑的软和,不着痕迹的朝旁边飘着的李二陛下眨眨眼睛,然后指着身上的弓箭回道,“我带着武器,山里的野兽伤不到我。”
“还是得小心些。”
妇人叹了口气,没有再多说。
里正家离的不远,几句话的时间就到了,妇人帮忙引荐完就走了,留少年郎自己和里正交涉。
村里的里正干干瘦瘦的看不出具体年纪,但是看那满脸的沧桑也能看出年岁不小。
贼兵随时可能进村,事不宜迟,荀晔简单说了下他打哪儿来,然后便把有几个兵丁打扮的人守在村口的事情告诉里正。
他住在西边鸡洛山,今天本是出门打猎,不料路上遇到几个兵丁鬼鬼祟祟,一路暗中跟随才发现他们可能要进村做坏事。
“这、这可如何是好?”
里正脸色大变,原地转了两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小郎,村口当真只有五人?”
这年头兵贼不分家,村口那几个家伙没进村还可以心存侥幸觉得他们在歇脚,等他们进村开始烧杀抢掠再防备就晚了。
荀晔点头,“只有五人,都配有环首刀,其中一人带着长戟。”
“小郎大恩,某代村民在此谢过。”
里正行了一礼便匆匆回屋,很快,屋里三个妇人和两个五六岁的小娃娃都跑了出去,“村口有人,敲锣恐会打草惊蛇,只能出此下策。”
先让家人去通知各家,老人孩子躲屋里关好门,劳力带上趁手武器出来,不拘是钉耙、锄头还是棍子,手边有什么就拿什么。
近些年兵丁屠村的事情屡见不鲜,他是里正,不至于天真到觉得有士兵在村口守着会是歇脚。
五个士兵看着不多,但是五人都有兵器,依旧能对村子造成巨大的威胁。
他们村子只有六十多户人家,青壮都被朝廷募去当兵,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妇孺。
就像他家,两个儿子在外生死不知,只有他和老妻带着儿媳孙儿生活。
荀晔看着里正匆忙召集村民,以为马上就能带着村中男丁大杀四方,然而等人到齐就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