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幅熟络客套的样子,就好像衣锦还乡的人是他!
我把早就准备好的怀表在上衣兜挂好,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不急不缓得跟了上去。
没一会眼前就出现了一排排小平房,此时的雷镇安静得不像话,只有屋檐下悬挂着的一串串古铜色铃铛在我们经过的时候,被风带起一阵响声。
夜间的铃铛声,清脆幽远,让人不禁想到古墓里的镇魂铃。
老姜在经过一户人家的时候,多看了几眼屋檐下的铃铛,瞳孔陡然一缩。
我问他怎么了?
他指了指铃铛上雕刻着一个扭曲的文字道:“还认识这是什么吗?”
“殄文!!!”
我惊喜万分,老姜的观察力果然惊人,我在雷镇生活了十多年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只知道挂风铃是家乡的一个习俗。
只要屋檐下有铃铛,不管多远,死去的亲人都能听到家中的呼唤。
没想到上面居然雕刻了殄文,看来雷镇中还真有人懂这个。
老姜掏出笔记本小心翼翼的描摹下了那个看不懂的文字,然后装腔作势问:“惊岚少爷,去你家还要走多远啊?”
“就在眼前了,姜管家。”我答道。
按理说,石牌坊那里就开始有镇民巡逻,只要有生面孔就会被驱逐出去。
可我们不仅靠了岸,还走了这么远的路,都没看到一个巡逻的镇民。
难道说,雷镇真的出事了?
天已经彻底黑了,我从身上摸出一个西洋式样的手电筒拧亮,循着记忆带老姜前往我小时候的家。
不知道走了多久,我突然感觉身后好像有人跟踪我们!
我们走,他就走。
我们停,他就停。
虽然小雨淅淅沥沥的,打的铃铛声越来越急,但我跟老姜还是听出了隐藏在雨中的脚步声。
老姜给了我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然后装腔作势的小声问:“惊岚少爷,你怎么住在这种地方呀,该不会闹鬼吧?”
我安慰他胆大点。
随后猛然扭过头,将手电筒照向了街道的拐角,大吼一声:“什么人?”
我的速度实在太快,对方根本来不及躲藏。
只见手电光下出现了一个佝偻着身体,满脸皱纹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