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性情是个大方爽利的,小姐你也是这般,你们后姑嫂之间门,也不会生什么矛盾。”银蝶开口说道。
冯珍珍对此赞同的点点头:“是啊。”要知道她先前问起的时候,夫君的表情犹豫,言语间门透出妹妹被养的有些骄纵,还头疼来着。
现在看来,怕是之前年岁小,不懂事。如今年长了,自然也就懂事了。
阿瑶不知道冯珍珍对自己的评价十分不错。
其实,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好。
完成任务后,
从院子里出来,阿瑶这才有心情和精力看一下院子的样子。
别说,
这院子的精致比起之前,那精致漂亮的不止一点点,还有淡淡的兰花香。
确实不错,不枉费先前那般折腾了。
嗯,解释说明一下。
于家先前虽然是商贾之家,而且还颇有家资,在京城时也是得罪人,生意又失调,不得已之下,才回了祖籍嘉州。
为了儿子的前程,于父又舍了大半的家资,去了自己商籍的身份。
虽也还置办的田产之地,但也不过算是略有薄产的地主之家。先前所居住的宅院,不过是个一居院,不过于家人少,只有一家四口,所以便是一居院,也是足够住的。
后来于长青考上了秀才,为了让他安心读书,便又另买了相邻的宅院,是个二进院子,和先前的院子打通。
老院子是留给于长青读书用,因为比较清静一些。
于父于母还有阿瑶就搬到了新买的二进院子去。
而等到于长青中举之后,
家里多的是富商捧着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来送,即便是于长青颇有原则,心里也清楚的知道,有些东西一旦收下的话,来日里也必定有所求。
但有的能推,有的却是推脱不掉,所以还是收了不少。
其中一样,就是一处三进的院子。
而且十分有心的是紧挨着于家后面,略一修整,就和于家练成一片。
于父和于母本来是打算留着给儿子成婚所用,但因于长青是读书人,讲究一个名声,时下宁帝又是个重孝道。
所以,最后于父和于母欢欢喜喜的搬了进去。
不过于长青那边也不能委屈了,他的前程要紧,且定下的妻子,可是知府之女,所以就先前买的二进院子便重修的翻修了一遍,用作于长青的成婚时所用。
哦,至于阿瑶的话。
这不是还有他们先前所住的院子吗?虽然比不得后来的两个,但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住,那是足够了。
对此,阿瑶也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那院子虽然是一居,但先前住的是他们一家四口,想也知道,地方不会小了。而且大门一关,里面她自己想怎么折腾都行。
阿瑶也是满意的。
不过那是之前,现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