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宣国公老夫人还在,这国公府的品级还不用改,依旧是国公府。
儿子后继有人,叫宣国公老夫人很是松了一口气,日常除了关心陈明瑞的学习之外,其他便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孙女儿身上。
对宣国公老夫人来说,陈明瑞虽然不错,但到底是嗣孙,和她没血缘关系。
孙女儿玉瑶才是正经的宣国公血脉。
可惜是个女儿身,不能继承宣国公府。
不过宣国公老夫人虽然心里有点遗憾,但这是儿子遗留下来的唯一的一点骨血,她更多的还是疼爱。
又怜惜孙女儿年幼就没了父母,对她那叫一个百依百顺。
当然了,她不是不知道,如此溺爱孙女儿,是不好的。
只是每次对上孙女儿那双肖似儿子的眼睛,就叫老夫人舍不得责骂玉瑶半分。
也是因此,让陈玉瑶的性子养的骄纵又任性。
等到陈玉瑶及笄后,
老夫人便开始犯愁孙女儿的婚事,要知道,家世低一些的她看不上,她千宠百娇养出来的孙女儿,凭什么要低嫁?
高一些,不说人家看不上孙女儿,就说玉瑶这性子,虽然骄纵任性但却没什么心眼,直来直去,怕是应付不来后宅里的那些手段。
思来想去的,
她想到了女儿陈慧。
陈慧是老夫人同宣国公所生的嫡长女,出嫁的时候,宣国公府正是好时候,因而这嫁的人家也是一等一。
是和宣国公门当户对的永安侯府许家,这永安侯府虽然是侯府,论起来是低了宣国公府一些,但这永安侯府却是世袭罔替。
就这一点来说,比宣国公府还强一些。
陈慧同永安侯徐懋生有两子,嫡长子徐骏是如今的永安侯世子。
说起来也是奇怪。
不管是宣国公府还是永安侯府,都是勋贵之家,
但没想到徐骏却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叫徐懋大喜过望,要知道大宁到如今已传至四代,立国也有将近百年的时间,如今正是鼎盛的时候。
武将早就已经不吃香了。
不少勋贵早早就已经开始转变家风,想要走文路。
只是走文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要看子嗣争不争气。
徐懋没这个天赋,不过没想到儿子却有这个本事,大喜过望之下,自然是延请名师教导,又有陈父走的是科举之路,也已经是举人。
想着等儿子成人,陈父早就在朝中站稳脚跟,到时候也可以提携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