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
但她能恢复几分如常人,
就要看天意了。”
同安公主跟她很是熟稔,说话也多了几分随意,“文姨的医术,我自然是信得过的,您就别谦虚了。”
文娴收了笑意,轻轻叹息,“不是我谦虚,实在是这孩子的遭遇令人心疼啊。”
同安公主点了下头,“姚监正对这个养女倒是真心疼爱,这次算他欠了我一个大人情,至于将来他能帮我到什么地步,就全靠文姨你了。”
文娴扶额,假装露出苦恼神情:“殿下可真会给臣出难题啊。唉,那臣也只能拿出压箱底的本事了。”
……
另一边,沈令月和燕宜正陪着姚夫人说话,引导她回忆五年前的更多细节。
聊着聊着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姚家的亲生女儿,姚白榆。
“玉沙是我夫君给她的取的名字,他整日和天上的星星打交道,我们家几个孩子也都以星辰天象为名。白榆……她养父姓白,家里的几房兄弟姐妹就都叫白杨、白柳,白桃儿、白杏儿什么的。”
姚夫人回忆:“我们认回白榆的时候,本来也考虑要不要改名,但两个孩子毕竟都叫了二十年,再者白榆这个名字也恰好合了姚家的孩子,便只在前面加了个姚姓,姚白榆。”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燕宜旁敲侧击:“姚白榆,她从前在白家的日子怎么样,应该过得很艰难吧?”
姚夫人皱了下眉,不确定的道:“小时候那几年应该是挺难的,白家没有分家,上头是她祖父母当家,几房兄弟都挤在一个大院子里,她养母李氏又只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多少会被婆母和妯娌排挤。”
“不过等白榆长到六岁那年,她就带着爹娘和两个妹妹分出来单过了。”
“六岁?”沈令月惊讶,“她还那么小,就已经能做爹娘的主了?”
姚夫人脸上带出一点骄傲,“是啊,白榆从小就是个要强的性子,她回到姚家也从不跟我诉苦,只说自从分了家,她和爹娘开始挑着担子进城摆摊卖吃食,慢慢攒了不少银钱,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正因为她没有一直困在乡间,从小就走街串巷,胆子大得很,见识也比一般人广。
她越长大越觉得自己和爹娘,两个妹妹长得都不太像,之前祖母还想借此拿捏她们家,到处污蔑造谣说她娘李氏在外面偷了人,差点把人逼得跳井。
后来白榆知道了李氏生她那晚不在家中,而是在山里的一座庙,当时临盆的还有京城来的一位官眷,她便上了心四处打探,又在暗中跟踪过几次出门的姚夫人,确认了二人五官神似,这才敢上门认亲。
沈令月露出羡慕的表情:“您有两个好女儿,她们都很厉害。”
姚夫人轻轻笑了下,转念又想起尚在后院接受医治的养女,眼底浮上几分悲伤。
“是啊,我本来有两个好女儿的,怎么会变成这样……”
燕宜想转移她的注意力,轻声问:“那姚白榆现在在哪里,她嫁人了吗?”
姚夫人回过神来,点点头,“是,她去年才嫁给她父亲的学生,是位五官灵台郎,上个月刚给我生了个小外孙呢。”
沈令月掰着手指头算:“她五年前认回姚家时是二十岁,去年成亲就是二十四岁……这么
晚啊?”()
?本作者豆包好吃提醒您最全的《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尽在[不读小+说],域名[(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但姚白榆二十四岁才嫁人,这在京城心疼女儿的人家里也算是大龄晚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