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大赛即将来临,大家的状态都在逐步的提升。
和去年那种没有大赛压力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对于田径运动员来说,最需要好好展现自己的就是两次ow级别的大赛。
其余的。
的确都是小菜。
都不是正餐。
然后就是万众瞩目的男子100米。
认为是逆风的关系,所以安排从另外一边起跑,直接变成顺风。
博尔特上去就感觉到了风的变化。
他知道今年全世界都在给他和苏神对决的开绿灯。
那他也不会犹豫。
因为这本就是他要的。
set。
博尔特的“各就位”姿势透着与身高不符的松弛。
1。96米的身躯伏在赛道上,双手撑地幅度略宽于肩,掌心轻贴塑胶而非死死扣住,肩背肌肉没有紧绷的凸起,反而保持着“弹性张力”。
臀部缓缓抬高。
小腿肌肉线条清晰却无剧烈颤动,踝关节微微踮起,身体前倾角度比其他选手小5-8度,像“随时能起身却不急于发力”。
博尔特今年的启动支撑,你可以看出来非常的稳定,而且支撑的距离也不像之前一样很随意。
开始有了锚定点似的。
加特林的启动依旧延续“稳控为王”的逻辑,顺风下的他进一步强化了核心的“锚定作用”。
“set”时,双手撑地精准对齐肩宽,指尖扣住塑胶的力度均匀,肩背肌肉呈“韧而不僵”的状态。
臀部抬高至与膝盖齐平,小腿肌肉紧绷却无颤动,髋关节与膝关节形成30度的“黄金发力角”,整个身体像“被固定在轨道上”。
盖伊的启动是“后程发力”典范,1。7ms的顺风让他的冲击感更显猛烈。
身体重心压得极低,肩膀几乎贴近赛道,双手撑地幅度宽于肩,掌心用力按压塑胶,小臂肌肉绷得发亮,小腿肌肉剧烈收缩,脚踝踮起至极限,臀部抬至高位,身体形成40度的陡峭前倾,像“被压缩到极致的弹簧”。
布莱德曼的启动透着“精细化协同”的特点,顺风下的他进一步简化动作,减少风阻干扰。双手撑地角度略向外展,肘关节保持120度“发力黄金角”,手指弯曲幅度精准,确保摆臂时的省力。
臀部高度与膝盖角度完美匹配,全身关节像“齿轮咬合”,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