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眼中,田间地头的农民能成为朋友,凌晨街道上的清洁工人能成为朋友,高官达贵自然也能成为朋友。
她对这位老爷爷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因此也并不吝惜一个笑容,“江爷爷好,我叫沈呦呦,谢谢您专门来接我!”
“好,好,好!”江煜成一连说了好几个“好”,激动地手都有些颤。
他之所以亲自来接沈呦呦,自然不是单纯因为喜欢这个小姑娘。
镜头总会将人变得失真,在见到沈呦呦之前,他也不确定这个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像镜头里一样品性优良、冰清玉洁。
好在,沈呦呦没有让他失望。
当然,哪怕这个小姑娘现实中接触跟镜头中完全不一样,江煜成也还是会走这一趟的。
作为一个总下基层观察的干部,他深知晋城目前的困境,也深知老百姓心中的不甘与愤懑。
可他没办法。
眼看着下面的山城适当营销一举成为网红城市,隔壁的安都借着丰厚的历史资源人人向往,江煜成也很想洗脱晋城的污名,让晋商的故事名扬天下。
但这实在是太难了。
晋城有首富、有矿产、有历史,然而这些却洗不去众人眼中的偏见与刻板印象。
这是被文人长达千年污名化的结果。
因此,就算沈呦呦其实并非他想象中的模样,江煜成也打定主意借着她的到来,抓住这个契机,在全世界面前展露晋城丰厚的商人文化。
而“一城书。。记亲自来接”,不正好是最大的营销热点吗?
这是双赢的方法,虽然显得有些掉分,但江煜成完全不在乎。
丢脸?脸面有百姓重要吗?有洗脱污名重要吗?
如果真的能解决晋城的困境,江煜成甚至能将自己的老脸丢在地上,任沈呦呦踩着玩!
现在的情况明显比他想象得要好得多,沈呦呦并没有像很多年少成名的天才那样傲慢,原本只想露个脸就走的江煜成也改变了想法。
他决定亲自带着沈呦呦领略晋城的风光。
有书。。记带路,沈呦呦跟季家的几人打过招呼后,就自然地在他的牵引下,走在了最前面。
季知桢的祖爷爷已经过世,祖奶奶现在的年纪也已经很大了,因此来接他的只有几个叔叔和爷爷。
“好小子,”季家爷爷并不在意沈呦呦走在前面,反而特意放慢脚步,拍拍孙子的肩膀,“有出息,比你爷爷我当年回乡威风多了!”
季知桢还以为爷爷在说书。。记亲自来接这件事,然而走出停机坪,他才真切地意识到爷爷这话什么意思。
只见机场门口,密密麻麻地站着许多人。
他们一看到沈呦呦等人的身影,就立刻开始此起彼伏地欢呼。
刹那间,宛若地动山摇。
站在最前面、被迫直面这一切的沈呦呦目瞪口呆,她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到群众一静。
随后,一群穿得五颜六色的人走到人群的最前面。
——锣鼓喧天,山歌与社火齐飞,戏曲共秧歌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