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改造地府计划 > 第33章(第3页)

第33章(第3页)

现代世界的理论中,似乎有个东西叫做什么“蝴蝶效应”;想不到他们在长安随意扇动扇动翅膀,也能在遥远的匈奴掀起这样的风暴。只能说因缘际会,不是凡俗可以揣摩的了。

事已至此,就算真找出了代购的间谍,恐怕也是无计可施。不过,刘先生天生就不是会内耗的性格,于是隐约的后悔一闪而过,语气依旧刚硬:

“指望匈奴内乱是不可能了。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既然已经知道蛮夷的动向,那立刻备战就是。”

“备战?”

皇帝抬了抬眼:“备战不过两项,一者攻,二者守;前年大战后府库为之一空,兵器马匹均为不足,根本无力支持大规模的战争,攻是攻不起来的;如果要守……”

皇帝停了一停,语气已经颇为不快了。

显然,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手,在场三人都非常清楚对匈作战的规律。为什么先前几人扯来扯去,宁愿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匈奴内乱,也不愿直接谈守备的事情?因为比起内乱、比起攻击,大规模的防守甚至是一个损失更大、消耗更为猛烈的战略举措——脱离长城庇护之后,要抵挡匈奴骑兵的全面攻势,就必须在边境所有的据点坚壁清野、修筑工事。换言之,陇西沿途数百里内的粮食都会被运走,运不走的就地烧毁;一切房屋都要被推倒、夷平,即将收获的农田要一一点火,防止敌人收割作物充饥……这么一番动作折腾下来,损失何止以亿万计!

平白无故葬送掉边境几百里的秋收,那就是豪横凌厉如孝武皇帝,私下也要大觉心疼;粮食收储事关大局,决策时丝毫怠慢不得,这大概也是长平侯在陇西边境踌躇多日,在明白确定了相当可疑的迹象之后,才上书警示皇帝的缘故。

但现在,中枢还是不能不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了——要么躺平摆烂,放任匈奴南下抢夺,制造大量战争流民;要么自己动手迁徙百姓,搞不好也会制造出大量流民;两相迟疑,为难不过如此。

皇帝微微踌躇,显然有些难以抉择;而刘先生思索片刻,忽然出声:

“我在地府呆了太久,有些数字记不太清楚了——以现在府库中的储备,还可以组织多少军队?”

“粮食储备还算充足,召集个十几万的步卒不成问题。”

皇帝道:“但关键是骑兵,骑兵——这几年边地各苑的苑马质量很不好,再三挑选之后,估计也只能武装一万七八千的骑兵……”

“匈奴的军队呢?”

卫青对此了如指掌:“如果单于能够整合亲近的部族,那总能有五六万的战力。”

汉匈双方交战,尤其是在北方这种万里广阔的平原交战,十余万步卒不过只是锦上添花的添头,能乾坤一掷、左右战局的必然只有骑兵;唯有快速移动的骑兵可以克制另一支快速移动的骑兵;唯有重甲双马的部队可以克制另一只重甲双马的部队。如果没有地形及攻势的约束,那汉朝的步兵根本派不上用场,而双方直接骑兵对阵——

“会战的兵力是一万八千对六万。”

刘先生若有所思:“换句话说,如果大汉的骑兵能够以一对四,那还是可以说优势在我的。”

皇帝:????!

这都是些什么屁话?难道做鬼的时间太长,还会对神智产生什么不可逆的影响么?!

天子大为惊愕:“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以一对四!骑兵!你当汉军人均西楚霸王呢?汉军要是有这么牛批,他们老刘家还需要卧薪尝胆几代人?这样的疯话居然出自另一个‘自己’之口,真让皇帝大感羞耻!!

“我当然不会胡说八道。”

刘先生泰然自若,对皇帝的愤怒不屑一顾:“仅以战力而论,一万八当然不如六万;但骑兵的战力,也不只是一人一马一把刀,还可以有更多,更复杂的器具,更有杀伤力的武器……”

“更有杀伤力的武器?”

皇帝猛然反应了过来:“——你是说‘燃烧剂’?但那玩意儿——那玩意儿不是才刚刚起步,还需要什么‘复杂的培训’么?”

作为燃烧、爆炸、巨响的狂热痴迷者,皇帝仔细读过穆祺上交的每一份有关燃烧剂的报告,所以对这东西的开发进度是了如指掌。而以前几天读到的最新报告看,燃烧剂开发还处在相当初始的阶段,没有一年半载是看不到成效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