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出五十颗,全部放进孵化箱。
知道鸡圈要再添新成员,苏烟然最是兴奋,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守在孵化箱前。
一个星期后,他们又在地里找出七八颗草时,鸡圈、猪圈、化粪池附近一些相对肥沃的土地上也开始看见杂草。
这下不只是徐老他们,直播间一群人也开始兴奋起来。
“之前特意种都种不活,现在却自己冒出来……再次明白学长为什么坚持要养土了。”
“怀疑学长,理解学长。”
“但它们的种子是怎么跑到这边来的?”
“风或者水?”
“那些土也是真的肥了,特别是学长后面做了绿肥的那块地,光它这段时间就已经发现了八棵草。”
“那些草也是会挑地方。”
……
西瓜那片地的温度调上去后,怕出问题,童湛言接连几天每天早中晚都会过去看看。
傍晚,童湛言看完回去时,远远地就看见徐老一群人聚在小楼前那片空地讨论着什么。
一边讨论,他们还一边往地上看去,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童湛言把车停下后过去。
人群中间,地上,一棵倒伏的小草上是一道明显的车辙印。
徐老几人看见了那些草都会避开,不避开的只有一个人,童湛言。
童湛言哭笑不得。
稍晚点他再出门时,那棵草已经被移栽走。
第二天,童湛言去地里转了转。
移栽才结束半个月左右,但这次的移栽本身就持续了半个多月,所以算下来最先移栽的南瓜、玉米已经进地里一个月。
南瓜藤蔓已经快两米长,玉米也已经到胸口。
这两样这次每样都种了五亩左右,远远看去相当壮观,特别是那些玉米,又大棵数量又多,十分茂盛。
玉米没有掐花掐分枝的烦恼,倒是省了不少事,但那些南瓜已经到了可以打分枝的阶段。
那也代表新一轮的农忙再次来袭。
童湛言当天就做了安排。
他把住他农家乐的杨洪四十人叫了过来。
第一批量不多,两个小时就忙完。
童湛言趁热打铁,顺便让他们给整片地浇了次肥。
随着土地越来越多,浇肥已经成为一件相当麻烦的事,那占据接下去一整天的时间。
浇肥时,童湛言顺道去豇豆、黄瓜地里转了转,它们已经可以搭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