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帅的兵马可不比袁帅的差多少。这帮人孤悬海外,能和建奴打这么多年,肯定不是白给的。在当今的大明,这可是真正的强军。
所谓富贵险中求,胆小不得将军做。这种机会可不多,不趁机扩大势力,还等什么。
至于得罪定远侯也顾不得了,毕竟利益太大。
只要收服了东江镇旧将,这一万八千骄兵悍将,再加上自己编练的八千火器新军。就是又一支关宁军。他孙元化的班底就有了。
孙元化虽然是技术官僚,但他也看明白了,如今,有兵马的就是大爷。
朝廷对地方节帅的控制力,正在迅速减弱。
没见朝廷对定远侯已经放弃治疗了吗。对长城以外的地方已经不闻不问了。祖大寿直接带兵走了,皇帝也没敢把他怎么样。
这就是手里有一支私兵的好处。现在,不知道扩充实力那就是傻子。
他要想运作这件事,还真有门路。
他是华亭县(今天上海浦东)那边的人,和东林党有暗中联系。而周延儒是宜兴人和东林党、复社都有关系。
他和周延儒搭得上话。这一次,他走了新任首辅周延儒的门路。
毛大表示,他们愿意出十万两,寻求调动到登莱来。
孙元化派人联络周延儒,表示愿意出五万两,把毛文龙的旧部调到他麾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延儒刚上台,他运作首辅也是花了不少钱的。正打算收回来一些,看到五万两顿时有些心动。
可是,陛下刚下旨,调动东江军的精锐去支援朝鲜。朝鲜国王李棕已经多次上书要求天朝派兵支援了。
这个时候把毛文龙旧部调走等于拆台。有些风险还是要考虑的。
不过周延儒和谋士们反复推敲,觉得崇祯的真实意图是打算把东江军的军饷扔给朝鲜供养。陛下是不想继续养活他们了。
主要还是觉得东江镇作用不大,不疼不痒的,也没对建奴造成多大的打击,每年还浪费这么多钱粮。
如果把精锐分出一部分给登莱也是好事,剩下的就扔给朝鲜去养活也不是不行。
这段时间,他趁崇祯战后整顿军队的时机,跟崇祯进言,与其把毛文龙的精锐便宜了定远侯的人,不如便宜了孙元化。
毕竟孙元化是朝廷能控制的了的人。
至于东江镇剩下的老弱病残,干脆扔给刘兴祚算了。
周延儒算的很准,崇祯再次被说动了。榨干毛文龙的东江军剩余价值,剩下的他就打算抛弃不管了。
很快陈继盛等人收到新的圣旨,调动他们去登莱巡抚辖区听用。
刘兴祚手持圣旨,打算击鼓聚将,当中宣读圣旨,直接选兵。谁敢不听从,那就是抗旨不遵。只是,他不知道,此时毛大等人已经有了另一份圣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