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农家子的权臣之路TXT免费 > 第237章 君臣相争(第3页)

第237章 君臣相争(第3页)

永安帝就这般与言官们正面对上。

如此情形下,永安帝念此前陈砚有献土芋之功,后有陈砚凭一己之力大败倭寇扬国威,便下旨给陈砚封侯。

圣旨到内阁,却被首辅徐鸿渐给封还了,理由便是:越权该罚不该赏。

在大梁,内阁若认为圣旨内容不妥,可以将圣旨封还,以此争取皇帝修改旨意。

首辅强硬,圣旨便发不出去。

天子与首辅和言官们就这么对上了。

如此持续了半个月,焦门一连弹劾了徐门五六名官员,天子毫不留情,或贬或杀,朝堂掀起腥风血雨。

如此折腾了一个月,徐鸿渐入宫求见天子。

君臣二人谈了些什么无人得知,在此之后,圣旨就变成了陈砚手中的圣旨。

听闻此事,陈砚起身,朝着北方深深一拜,哽咽道:“君父之恩,臣铭记于心,必倾尽全力相报,万死不辞!”

夏公公起身,双脚如同踩着棉花一般,可他依旧摇摇晃晃走过去扶陈砚:“陈大人简在帝心,前途无量。”

此次事后,老祖宗特意叮嘱他莫要得罪陈砚。

可陈砚毕竟远在地方,与京城相距甚远,不能在陛下面前晃悠,过个几年,天子就会将陈砚忘了。

为何进士们都想留在京中?

因在京中才有许多提拔的机会。

到了地方上,纵使做出再大功绩,若京中无人赏识,就只能在地方上来回折腾。

天子会忘了陈砚,那徐首辅可不会。

即便徐首辅忘了,多的是徐门的官员为了讨好首辅对陈砚动手。

正因此,夏公公来到松奉后更愿意与徐门众人亲近。

如今朝堂依旧是徐门势大,纵使天子如此大动肝火,最终也妥协了,只封了陈砚一个团练大使,管的还是民兵。

养军队要花大笔银子,而民兵是没军饷的。

这也就意味着,陈大人需自己掏钱组建民兵队伍。

朝廷想足额发出军饷都不易,凭陈大人一人,又能养几个民兵?

在夏公公看来,这个团练大使远比不上封侯,连陈大人娘亲的诰命都比不上。

此次君臣相斗,实际是天子输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