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汤老板打听了下宋家——主要是为了‘所谓的商战’,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那位宋家侍女啥也没买,给了二两,又很傲气,但也讲理。
汤老板不知道说什么,反正打听下少不了什么。
问了黄老板、刘宝鉴,咱们奉元城有什么姓宋的大户人家没?二人摇头,黄老板说了几家姓宋的,开茶肆、饭馆、首饰铺子。
那肯定不是了。汤显灵形容了下那日侍女穿着,“我没看错,身上衣裳都是锦绣,领口是狐狸毛。”
黄老板听了咋舌,那肯定不是他说的那几户宋家了。
那几户都是小商贾,最富有的,自家女郎都穿不上这等衣裳。
不是钱的事,在自己还能穿穿,要是穿出来,那就僭越了。
刘宝鉴听了若有所思,“汤老板眼神要是没错,府里侍女穿这等衣裳,那就不是寻常人家。”
黄老板瞬间明白过来,那就是有门第的。
“对啊,我说了高门大户。”汤显灵点头,他常识还是有的。
刘宝鉴细想:“可奉元城里,没什么姓宋的人家。”
这说的是有头有脸姓宋的。
二人实在是想不起来,汤显灵也不多问了,给二人送了一盘菜,说:“也没大事,这户人家侍女看着高傲却很讲理,没为难我这个小饭馆老板。”
没事就好。
没过几日,刘宝鉴来了,主动叫住了小老板,说:“上次汤老板说的宋家,我回去问了下,有些名目,只是猜测也不一定作数。”
皇甫铁牛听了,请刘大爷先等会,他去喊汤老板。
“你们这夫夫俩真是——”刘宝鉴本想打趣一声,后来找不出什么合适的话,便笑笑。
这两口子尊重彼此,却没那么生分,反倒是亲亲密密的。
汤显灵听铁牛这么说,本来都忘了这件‘小八卦’,但刘大爷都打听到了——来都来了,就听听。于是去了铺子前头。
“咱们奉元城没有你说的那般规格宋家,不过往亭江府去,有一位县主,祖上是异姓王,就姓宋。”刘宝鉴说。
汤显灵:!
“那还真是没想到。”
刘宝鉴也没想到,点了点头,笑说:“那宝藏球果然是好吃,汤老板好手艺啊。”也没继续这个话题,吹嘘一个县主,人家没在场,吹这个没用,即便是在场,刘宝鉴也不靠县主吃饭过日子。
县主可没啥权势,就是富贵闲人罢了。
“谢谢夸赞了。”汤显灵也乐呵呵回了句。
这事暂时完了,没啥发展——宋家侍女说了,明年秋日再来。事后,夫夫俩在被窝说话,汤显灵顶多再次感叹了句:这位县主御下还是比较严的。
人家侍女就是态度高傲些,但很讲理,也没强权非逼你做出宝藏球不可,还给你丢了二两银子,真的不错了。
皇甫铁牛听着听着就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