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有了台阶下,神色稍稍缓了缓,抿唇半晌,蹙着眉道,“依卿所奏。”
“至于案子……”皇帝目光在三法司几位堂官并裴越身上来回转过,最终道,“还是交给裴卿料理,一应物证人证,你给朕保管好,来年再审。”
“至于你……”皇帝冷冷看着恒王,再也没有过去半分温和,神色淡漠道,“闭门思过,复朝前不许出府门半步!”
恒王含泪磕头,“儿臣遵旨!”
除夕大宴就这么不欢而散。
在震天的恭送声中,皇帝登车离去,留下百官立在盘楼前交头接耳,裴越将三法司几位官员叫至楼翼一角,避开众人问道,“人犯现在何处?”
柳如明答道,“下官赶回盘楼时,吩咐侍卫将人押回了官署区内的牢狱。”
裴越吩咐巢遇,“你即刻回官署区,调度人手,十二时辰不许离人,确保这半月人犯安全,明白吗?”
“明白。”
巢遇拱手而离。
柳如明目送他走远,视线重新移向裴越,“那些证物呢,若是就这么送回官署区,这半月官署区无人,难保不会被毁。”
裴越也明白这个道理,“将一应物证,全送去我府上。”
放在他的书房再稳妥不过。
柳如明颔首,“下官这就去准备。”
先前在案发现场,三法司几位官员已初步录了口供,留下了些许人证,又将所有证物纪录在档,并装匣,柳如明赶到官署区,拿到匣子,检查一遍无误后,点了几个侍卫,“快马加鞭送去裴阁老府中,交给沈奇。”
再说明怡这边,跟着长孙陵从望火楼下楼后,这边的始末陆陆续续也报与她听了,听到最后得知一切物证要送回裴府,脚步忽然打住。
“怎么了?”
谢茹韵和长孙陵双双停下看着她。
明怡大叫不妙,“给阿尔纳那封信,是我仿写的,萧镇真正盖戳的信尚在我手中。”
她当时为防北燕人毁信,故意留了一手,预备着关键时刻再送去给三法司做证据,眼下既然北燕人没毁,那么她必须将假信与真信调换过来。
否则一旦被裴越查出,便是功亏一篑。
“长孙陵,你想法子拖住你表舅,我现在回府调换信件!”
“好!”
“事不宜迟,分头行动!”
长孙陵和谢茹韵急忙往盘楼方向赶,而明怡则就近寻了一匹马,快马加鞭回府。
路上人多,她避开大道,打小巷子回府,又被迫绕了些路,用时两刻钟,方抵达裴府。
她比柳如明的人出发早,证物当还未送过来,于是径直往后院去。
已是亥时初,今夜除夕,各地烟火不绝,裴府上下也忙着守岁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