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乡里乡亲的,只要不是贪心得大把大把地摘去卖,路过想摘点果子吃一般都不打紧。
不过沈春生对顾闲把文徵明给哄来当同伙这事儿印象太深了,过去这么些年都没忘记。
顾闲与沈春生说了许久的话,才收下了沈春生帮忙捎来的家书与他分别。
等走出几步,他又想起自己揣着的绿豆糕,于是折返回来给沈春生送了一份,说是自己新做的。
沈春生笑着收下,立在原地目送他走远了,才去忙自己的事。
顾闲到了法华寺,与王世贞说起自己路上遇到朋友才来这么晚。更重要的是,最后一包绿豆糕也顺手送给朋友了!
顾闲边说还边露出“看来我没法偷姐夫家的绿豆糕给你吃了”的遗憾。
王世贞:“……”
真不想读懂他那表情。
当天顾闲收获了双倍功课,回到家后还和张敬修他们嘀咕:“没想到老师他这么喜欢绿豆糕,没吃上就要给我加作业!”
张敬修兄弟几人:?!
王世贞这位在士林之中声誉极高的前辈,居然因为没吃上绿豆糕而做出这样的事?
这确实没想到。
等到张居正归来,顾闲又跟他讲了一遍。
瞧顾闲这准备给认识的人全嚷嚷一遍的势头,张居正估摸着王世贞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后悔。
只不过稍微给他多布置点功课,自己一世清名都快保不住了!
张居正道:“你既然给了旁人,又何必跟你老师讲?”
他感觉顾闲有时候做的事以及说的话纯粹是在讨打。
顾闲听了也觉自己不对在先,总算是消停了,改为与张居正说起秋天去庄子玩的事。
“姐夫你肯定没掰玉米棒子,到时候一起去玩耍吧!”
顾闲积极怂恿。
张居正的确没听说过什么玉米棒子,听顾闲说这作物是番邦传进来的,产量不算低,还不怎么挑地,便也上了心。
他说道:“若是真有这样的好作物,到时候我一定去看看。”
提到吃的,顾闲讲得头头是道:“我记得辽东、云贵、两广这些地区山地多,许多地方根本凑不出整田来,挺适合开荒种玉米作为补充,也不占原本的土地。若是大家能吃习惯,平原地区也是能种的!”
张居正后来推广“一条鞭法”,这名头听起来有些云里雾里,实际上核心非常简单:甭管是田税还是徭役都合并征收银钱,不许再另起名目搞摊派。
老百姓每年只要按时交了这份钱,就可以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了!
这种只收银钱的举措,一改以前麻田收麻布、桑田收生丝、麦田收麦子、稻田收稻谷的税法,大大方便了各地官府的征收、统计、运输,不仅国库快速充盈起来,整个大明的经济也迎来了短暂的复苏。
到那时候官府只收现钱,地里种什么就由老百姓自己决定了,选择改种经济作物的人不在少数。
听起来是件好事,但是这里头也有不小的风险。
想想看,若是经济作物卖不出价砸手里了,全家老小一整年的吃喝都没着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