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我寝食难安!
我害怕我走之后,你们或是懈怠了我交待的事;
或是过关的胡商汉商,又带来了疫病;
也可能是玉门关内,或是瓜州哪一处,潜藏的病人又冒了出来;
到时候,好不容易开的关,怕不是就又得关上了不说,还会让更多的人死去!
我会和长安那边说,暂留玉门关,直到我觉得自己可以走了,我自是会走。”
李三娘这决定,让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是动容。
龚向武就对李三娘抱拳,深深一礼:“李医正高义!玉门关上下,感激不尽!”
金珍宝立刻道:“师傅不走,我也不走!”
何立春等太医署分署的众医师也都一一站起,他们未有一言,但都默默支持李三娘的决定。
秋香和老十对视一眼,两人也跟着说:“三娘子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
倒是邵阳小师兄只站起身于李三娘身后,什么都没说,但这样子也是表示支持她的话。
如此,李三娘等人便在玉门关留了下来。
玉门关开关之后,李三娘她就变得更忙了。
她不仅要督导检疫营的活计,更是将全部心血投入到培养当地医师上去。
玉门关终究是地处西北偏远之地,离着长安要有近四千里路。
长安城里的太医署总署里的医师,尽皆都是大唐各地优中选优的具有天赋的医师;
就是李三娘开办不过数年的妇产堂,那也是长安城里的妇产堂总堂里头的医师是最有能耐的。
说句实话,长安城里,就是李父那般开了个自己个儿的医堂的医师,怕不是都比玉门关这偏远之地的医师要更有水平,医术更加高明来的。
而且,此地离长安属实太远,有些消息总是没办法及时的知晓。
就好比,不喝生水这事儿,现如今长安城内,哪怕就是外三城和长安城外那些乡下地方的平民,不知道的就也是少的了。
而之前,李三娘在防疫之初,要求找衙役告知平民百姓必须得喝煮沸过的水,不可喝生水这事,可是让太医署分署中的医师给质疑了呢。
所以,培养此地的医师,是李三娘留下来的主要目的。
她将自己这一年多于玉门关防治疫病的经验、改良的药方、绘制的疫情图谱、编写的防疫手册,毫无保留的对所有的医师倾囊相授。
她还在此地开设了讲堂,从最基本的卫生习惯讲到复杂的疫情研判,从针灸用药讲到如何应对不同病患时该如何说话问诊。
她还写下了一本厚厚的《玉门关防疫实录》,在书中,她事无巨细,图文并茂的把自己的经验全都放开了给所有人看。
这本书最后都成为了当地医署,乃至日后整个河西走廊的将官百姓医师等人应对类似疫情的宝典。
她挑选出聪慧踏实的年轻人,无论是汉人还是略通汉话的胡人,只要有心学医,她都一视同仁,耐心教导。
夜深人静时,她依旧会对着系统面板上缓慢增长的数字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