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也马上说道。
大明出售兵器的国家,实际上只有朝鲜。
朝鲜缺乏铁矿和冶炼技术,铸造技术也不行,所以时常从大明采购兵器。
顺带着,也曾获得一些火铳和碗口铳,许多被布置在釜山附近威慑倭人。
不过现在大明基本上已经淘汰了这些火器,其中一部分还被下面人高价贩卖给朝鲜人和琉球人。
当然,这样的行为属于走私。
此外,还有少量鸟铳被偷偷运出去。
锦衣卫发现了,但因为数量不大,也没有采取行动。
敢这么做的人,背后自然有依仗,先不说动不动的了,他们其实还需要这些渠道帮他们向海外投送密探,也不适合这时候撕破脸皮。
这些事儿,通过锦衣卫简报,几位阁臣多少都知道一些。
若是不掌握更多的情报,做出决策的时候,特别是涉及外交事务,很可能出现差池。
这就是上面的领导整天都有看不完的文件,其实很多不需要他们做出什么决策,单纯就是信息的传递,然后批上俩字儿“已阅”就表示他知道了。
张居正这个时候也已经冷静下来。
确实,正如魏广德所说,还是没影的事儿,他只是对内阁通报一声,接下来工部可能会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武器开发从古到今就没有一件简单的,往往都是要反复制造多次,最后优中优选才最后定型。
现在武器从过去冷兵器向热兵器过度,开发的费用也更好了。
冷兵器,还可以先画图,然后制造样品,直接修改,不需要制造太多就可以定下里。
可火器不是,做出来还要实验,消耗大量火药,不行就得重新铸造。
甚至,有时候要铸造多门火炮进行反复实验,金钱直接就撒出去了。
记得当初工部最先自己铸造长管炮的时候,连续铸造十余门都不行,消耗不少火药进行测试,其中还炸了几门。
最后,还是从壕镜学到铸炮技术再完善,才算掌握了这门铸炮技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千两银子在工部的摸索过程中就这么华丽的花出去了,而壕镜那边也付出上千两银子的代价。
“此事,工部可以会同礼部、锦衣卫做下去,但是户部那边不会资助多少银子,所以得他们自己想办法筹集。”
张居正开口说道。
他必须这么说,担心工部以后每年都向户部要三、五千两银子,户部有几个三五千两银子这么浪费。
“所以,我才说可以允许把一部分已经不用的火铳卖给朝鲜、琉球这些比较恭敬的藩国。”
魏广德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