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虽然给宗室制定了很丰厚的俸禄制度,但并没有给宗室多大权力。
或者说曾经给了一部分权利,但是被朱棣又夺走了。
特别是朱棣削藩以后,宗室既不掌握兵权,也不掌握政权财权,凭什么指望文官们控制的政府每年把大笔的财政用于宗室俸禄?
明朝宗室俸禄不由中央直接发放,而是由各个省代为发放。
明朝财政收入分为“起运”和“存留”,“起运”的就是要送到中央的,“存留”就是留在地方的部分。
宗禄一直从“存留”的部分里边开支,宗室能不能领到俸禄,能领到多少,要看地方官员的脸色。
明朝中后期,皇帝的正税官员们都敢大量拖欠,何况是皇帝家亲戚的工资?
当初隆庆皇帝登基诏书里大赦天下,还有册封太子的诏书,就包括对之前余税的豁免。
地方官府和士绅豪强勾结,以各种理由拖延赋税,没有按时向朝廷纳税,就等着朝廷出现大好事儿时一道豁免的旨意下发,就把帐消了。
现在地方上不敢这么干了,除非不想要头上乌纱,因为张居正给他们套上紧箍咒,那就是考成法。
不能按时上解税银的官员,一律按照不职评判,也就是考察为下等,这样的官能够降级录用就得烧高香,大部分是直接罢官的。
其实按照张居正的法子,只要把宗禄拖欠也纳入考成法,所有难题都解决了。
对官僚体系稍有了解的都可以理解,凡是有规定但不考核的事情,可以肯定很快就会被荒废。
宗室俸禄不计入考成,那就必然变成“狗不理”。
魏广德不清楚张居正在设立考成法时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故意漏掉,反正魏广德能感觉到,张居正目的不纯。
不过也是,朝廷本就艰难,为何还要花钱养着这帮蛀虫。
“大改《宗藩条例》,善贷以为如何?”
而那边,张居正已经把他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抢在朝廷赋税大增前把《宗藩条例》改了,把宗禄也纳入其中,以此消除后续对朝廷财政的影响。
“叔大兄,此事倒是可行,不过当前的禄米,其实对朝廷都是一个沉重负担,以当前为基,一些省份依旧承担不起啊,需要从别省调支。”
魏广德叹气道。
“唉。。。。。”
张居正长叹一声,苦笑道:“你说的我如何不知,可有什么法子,除非再折色,可宗禄折色已经很厉害了,不能再折了。”
“我记得当初李公在时也说了,当日修着《宗藩条例》时就已经发现诸多问题,只是兹事体大,又因先帝年事已高无法理事,故未全其功。
叔大兄若真要大修条例,这些当初遗留下的问题怕是都要解决,其中少不得帮宗藩获得些利益,否则必然大乱。”
魏广德是在提醒,别一味的打压宗藩,现在和国朝之初已经不同,特别是宁王案后,天下宗藩谁还有谋逆的心思和能力。
当然,一样米养百样人,说不定还有头脑发热的藩王想谋逆一次,但只会是少数。
绝大部分宗藩已经被养成猪,已经没必要继续打压了。
不打压,自然就要释放,在魏广德看来,借助大修《宗藩条例》,把宗室各支里有意上进之人和宗室剥离开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其实,嘉靖朝就已经开了口子,允许宗室参加科举,只不过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