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张鹏翀在《经史法戒诗》中曰:‘人才与国相终始,千古兴亡鉴青史。’
可见人才关乎国运,国运倚靠人才。
龙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兴盛和衰亡都能从是否重用倚靠人才这个问题上总结出经验教训。
清代着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道: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全诗主题鲜明,层层递进,指出只有变革才能使国家焕发生机,并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唯此国家才有希望。
诗中‘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一些气势不凡的词语,极具力度和分量。
用才慎勿多苛求。用人所长是古今领导者一条基本的用人方略,也是成就事业之道。
汉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那一段话发人深省: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才有其长处,亦有其短处。
用人就是要扬其长,避其短。
正如清朝诗人顾嗣协在一首《杂兴》中写的那样: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
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宋代着名词人黄庭坚在《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一词中曰: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九方皋是《列子·说符》一书中记载的一位善于识别马优劣与否的人士。
这两句词告诉我们,世上从来都不缺人才,关键是要有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否则千里马再多,也终将会被埋没。
正如大诗人韩愈所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贤才就好比是一个资源富矿,关键是开采者会不会开采,会开采则宝藏源源而来;
不会开采无疑浪费了人才资源。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曰: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