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歧的背后,是叶昆深谋远虑的政治考量。
“婉婉,”叶昆转过身,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敏敏和你都怀揣着理想主义的热忱,希望一夜之间涤荡所有不平。这没错。但你们想过没有?大梁积弊百年,这些门阀根系盘结,早已深入州郡血脉。骤然拔除,如同剜去一块毒瘤,痛快是痛快了,可留下的不仅是血流成河的空洞,更是短期内无人能填的权力真空与秩序崩溃。”
他走到李清婉面前,目光深邃:“天下甫定,百废待兴,首要的是什么?是稳定!是让饱受战火和重赋摧残的百姓喘口气,是让商路重新流动,是让土地恢复生机。仓促之间,举起屠刀指向所有豪强,只会逼得他们抱团死守,煽动地方作乱,或是卷走最后一点存粮财富,留给我们的将是无数座一贫如洗、乱象横生的城池,重建从何谈起?”
“我要的是釜底抽薪,而不是扬汤止沸。”叶昆嘴角勾起一丝玩味又冷冽的弧度,“梁玄帝败亡之日,就是这些门阀的灭顶之时?不,是他们重新开始做选择的时候。是选择继续抱残守缺,被历史的车轮碾碎?还是识时务,认清‘新天’已是定局,主动交出一部分特权和积累,换取家族存续、在新朝中转型的机会?我只要把‘新天’的大旗真正插上京都的城头,把北伐的雷霆震慑塞进每个家主的耳朵里……到那时,他们自然会乖乖把刀递到我手上,求我轻些割肉。”
“这是温水煮青蛙?”李清婉敏锐地捕捉到了叶昆的策略核心。
“是稳、准、狠。”叶昆纠正道,“用最小的代价撬动最大的利益,给大部分人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活路,只把冥顽不灵的钉子彻底钉死!这样,战后重建的基础才不会坍塌,流民才有工可做,商队才有货可贩。我们的钱袋子才能真正鼓起来,而不是耗在无休止的镇压和内耗上。”
“财富集中于贵族?是的,现在是。但打倒了他们,财富不会自动均匀落在每个百姓头上,更大的可能是被更大的混乱湮灭,或者……集中到新的‘贵族’手里。我要做的,是引导这股力量,有序地、逐步地回流到民力与国力的蓄水池中。这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
李清婉沉默良久,眼中的锐利渐渐被折服所取代。
她明白了叶昆的深意。
他的“残忍”在于看得更远,计算得更精妙。
“我懂了……是我和敏敏操之过急。天下,真的没有一招通吃的法子。”
她苦笑了一下,将那份被驳回的行令草案在手中揉成一团。
“你能理解就好。”叶昆舒了口气,揽住她的肩膀,“另外,你所谓打击特权贵族的计划,如果我们平定天下,你我才是最大的特权贵族。”
李清婉犹豫着反驳道:“但是你曾经说过,这个时代终究走向民主。我可以不要公主,乃至将来皇后的身份和特权。姐妹们也完全可以抛下这些。”
叶昆无奈地苦笑着摇头。
“你们的思路还是太窄了。好!你们都抛下身份,我也可以抛下这些,去做个有钱的富家翁。”
“可咱们不能打了天下就不管吧?在天下黎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抛下身份,去做个普通百姓?”
他起身拍了拍李清婉,“我的婉婉大宝贝,所有社会的发展必须要遵循一个规律和过程。就像咱们的孩子一样。你让他还没经历童年就让他娶妻生子吗?”
“路要一步一步走。目前,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这个时代最大的特权阶级。”
李清婉不由得产生了疑惑。
“可……你说的那种民主的社会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实现呢?”
叶昆靠在椅子上,回想着前世的种种。
“首先,所有人的意识要有个更新的过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就目前的情况,保守估计要两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如果没有底层基础,所谓民主就是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