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吐蕃、葛逻禄这些敌军,就连回鹘人手里也有一些唐人,颉于伽斯这是想用自己手里的唐人来换铁甲了。
林昊和杨袭古对此都心知肚明,只是他们若是强要的话,颉于伽斯肯定推说没有,能用铁甲把人换回来就很不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日后攻打吐蕃之时,他们为了换取更多的铁甲,肯定会优先从吐蕃人手中夺回大唐子民,这对他们绝对是一件好事。
林昊和颉于伽斯讨价还价一番,确定了一套铁甲能换回的大唐子民数量。
协议既成,有了甲胄作为激励,颉于伽斯效率极高,联军稍作休整,便按照军议决定,向东方的伊州(哈密)进发。
兵临伊州城下不久,第一批约三百名形容枯槁、衣衫褴褛的大唐子民,就被回鹘骑兵送到了唐军大营前。
领队的回鹘将领声称,袭击了一股吐蕃游骑所得。
但林昊和杨袭古何等人物,只看那些唐人大多面有菜色、显然是长期营养不良。
且其中妇孺老者居多,就明白这多半是颉于伽斯从自己,或者亲近部落的奴隶营中紧急凑出来的。
两人心照不宣,并未点破,林昊只是面无表情地一挥手,命人如数点算,然后当场交付了相应数量的崭新铁甲。
精良的甲胄,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青光,看得那回鹘将领眼睛发直,接过铁甲时手都在微微颤抖。
“告诉大相,”林昊淡淡道:“有多少换多少,本督说话算话。”
消息传回,颉于伽斯大喜过望,验证了林昊的诚信后,他立刻派出更多人马。
一面加紧攻打伊州和周边的吐蕃据点,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返回回鹘境内,四处搜罗、购买乃至强征大唐遗民。
他甚至严令部下,攻打吐蕃营寨时,务必将解救唐人放在首位!
一时间,唐人竟成了回鹘军中最紧俏的“战利品”。
林昊则派出一支队伍,将这些历经磨难、终于归家的同胞送往刚刚光复、相对安全的庭州。
在那里,他们将得到食物、医药和安置,休养生息,根据各自情况或屯田,或务工,或将来补充入役。
许多人在见到唐军旗帜的那一刻,便已泣不成声,甚至有人当场要求重新拿起武器。
但都被林昊劝止了,不是不想收下他们,实在是他们这些年吃够了苦,现在的身体状况,还不适合重上战场。
而且他也不差这点时间,现在的他们最需要的是恢复,还是先去后方多吃几顿饱饭,把身子调养好,而不是立刻重返沙场。
送走这批百姓后,林昊带着一小队精锐斥候,骑马巡视伊州周边地形,勘察敌情与可能的屯田区域。
空中是他驯养的猎鹰,此刻正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广袤的戈壁。
突然,猎鹰发出一声示警的清唳,林昊抬手止住队伍,眯眼望向前方一片起伏的沙丘。